混凝土人力資源網(混凝土人力資源網首頁)
前沿拓展:
混凝土人力資源網
我想也是。
七八月間正值盛夏,建筑工地四無遮擋,烈日炎炎下機械轟鳴,顯得更加燥熱難耐。在成都天府新區的一處工地上,一群身穿反光背心、頭戴安全帽的年輕身影正在彎腰勞作,身旁的工人師傅在手把手指點著什么。他們是誰?讓我們走近瞧瞧。
名校高才生:工地初體驗
“我叫榮瑞坤,畢業于同濟大學土木專業。這是我入職后第一次綁扎鋼筋。”說起工地“搬磚”生活,這位1999年出生、剛剛21歲的江蘇徐州小伙稍顯羞澀。
原來,這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新員工“下班組”的第一課。他們將與工友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工人師傅和職業導師的雙重培養下,在施工作業一線磨煉,從而了解施工現場各工種的工序,體驗勞務工人作業環境,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看著師傅行云流水般在鋼筋上完成“梅花綁”,一開始榮瑞坤左右試探,不知如何下手。他只好蹲下來,耐著性子仔細觀看、慢慢摸索。在師傅的幫助下,他握著絞鉤,一繞一彎,第一個“梅花綁”就這樣繡花一樣成型了,實**成果得到師傅好評——而這樣的動作,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每天要重復一千次。
綁鋼筋、量尺寸、釘模板、搭接腳手架……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又富有挑戰。與榮瑞坤一樣剛入職就下班組綁鋼筋、砌筑墻體、釘制模板的“搬磚”青年共有260多人,分布在該公司川渝滇三省市的數十個工地上。在這個酷暑時節,他們將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實踐,每日起早貪黑,整備好行裝,做好安全防護,除“技術活”之外,還得去干搬磚頭、清垃圾等雜活,以養成工完場清、文明施工的習慣。
“實**是由門外漢到一個熟練工的提升過程,下班組的實訓能夠加快新員工對崗位的理解,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工程行業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對今后的安全質量管理和成本管控奠定基礎。”帶班技能導師、項目總工程師常燕妮說到。
“六個一”:定制下班組“豪華套餐”
畢業于南京大學的吳月是個文科碩士,剛下工地時她“一臉懵圈”。作為一名文職“中建人”,也需要下工地嗎?她產生了疑問。
如今“下班組”二十天了,愛美的她胳膊變得黝黑,有點像個“搞建筑”的了。
“如果頂著高溫烈日在工地爬腳手架、打混凝土是對意志的磨煉,那么建筑理論對于我來說就是學習能力的挑戰。”吳月學的是企業管理專業,通過下班組她逐漸解開了疑惑。“文科生也要下班組,不僅要懂現場,還要對建筑理論有一定的了解,否則將來從事‘管理’就是無本之木。”她感悟道。
該公司基礎設施事業部**委副**周維波介紹,為了縮減新員工從“大學生”到“建筑人”的過渡期,提升“下班組”學習效果,他們特地為新職工量身定制了“六個一”培養套餐。一場企業文化課,讓新員工了解中建三局“爭先”文化;一堂廉潔警示教育課,提醒新員工扣好職場第一粒“扣子”;一本培養手冊,全過程記錄工作歷程;每月一篇心得體會,感受工作學習變化的心路歷程;指定一名技能導師,全過程指導員工“下班組”培養工作;指定一名職業導師,為新員工職業發展保駕護航。
李太皓畢業于重慶大學,他感慨到:“在學校時,我以為工程師就是手捧圖紙,指向45°的天際揮斥方遒。到工地我才知道,‘建筑狂魔’是一磚一瓦和無數汗水煉就的。”細數下班組的時光,他學著去感受企業的文化氛圍、去記錄成長進步的過程。他說最想感謝的是技能導師羅貴軍,“每天現場實**加上理論學習的任務很重,多虧師父總是不厭其煩解答各種問題,還經常找我談話了解思想動態。”下班組不知不覺二十余天過去,他已從當初的不適應,變得習慣而熟練。
“雙導師”創新培養模式也是中建三局人才培養“傳幫帶”的重要內涵,實現思想文化傳承和技能培養并重,幫助新入職人員加速成長。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單滿意介紹,“師傅傾囊相授、徒弟傾心向學,通過下班組方式,在實踐和理論結合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為企業人才梯隊建設提供保障,是‘走轉改’在企業中的活學活用。”
奔涌的后浪:下得了班組,上得了講堂
“腳下粘滿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搬磚’不是目的,它是一種培養方式,是企業文化潛移默化養成的過程。”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委宣傳部龔懷東這么認為。
這群“95后”不僅是“搬磚”的一把好手,也是能歌善舞、精通琴棋書畫的文藝青年,更是先進思想的舉旗者、新時代新風尚的實踐者。“唱響中建”、“主題團日”、優秀**事跡報告會,豐富多樣的**建引領活動為“搬磚”青年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近日,該公司重慶十八梯項目團支部策劃舉辦“學廉潔軍人、樹三局新風”主題團日活動。新員工們前往周公館參觀游覽,并組織開展演講比賽、廉潔從業交底會和新員工交流分享會。大家相互交流所思感悟,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事跡中激勵自我、思索未來。
在云南,下班組新員工迎來入職后的“彩云成長計劃”主題團日活動。新老員工座談交流,分享從業經歷和感受,暢談爭先精神。他們給未來的自己寫信,寫下期許和祝愿,投進未來信箱,約定共同見證一年后自己的收獲與成長、歷練與蛻變。30余名“搬磚”青年參觀云南陸軍講武堂,重溫歷史、學思踐悟。
從入職開始到正式進入工作崗位,此次新員工下班組長達60天。這群高校畢業生正在經歷從“象牙塔”到“職場人”的轉變,現場帶班的張師傅說:“沒想到,這些學生娃娃韌勁還挺足,頂著地表四十多度的高溫干活,從沒聽到叫苦叫累!”技能導師盧偉稱贊:“后生可畏,比我們當年機遇更好,學習成長更快!”
高校青年緣何“搬磚”?現在有了**,與其說“搬磚”是考驗與磨練,不如說是“洗心之旅”。洗去了浮躁,過濾了雜念,沉淀了對工友、對同事、對企業乃至對建筑行業的認同與真情。
相信多年以后,猶憶七月入職,翩翩少年,白衣淺笑。再次回眸,雖已變了模樣,內心卻無比堅定,化為一生的財富,照亮前行的道路。(徐小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拓展知識:
混凝土人力資源網
可以的,把簡歷設置為不允許任何人看就可以了。
**混凝土人力資源網主要面向于**大型混凝土集團公司和快速發展的中小企業和混凝土攪拌站,以網絡為平臺提供一站式人力資源服務。
網絡招聘信息多樣化,需要謹慎辨別工作的真偽。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846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