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怎么計算(注塑每小時產能怎么計算)
前沿拓展:
產能怎么計算
產能如何計算一種叫UPH(units per hour),指每小時的產量UPH=年生產量/12月/每個月的工作日/8(每天8小時工作制)一種叫UPPH(units per people per hour),指每小時每個人的產量UPPH=年生產量/12月/每個月的工作日/8/工人人數(每天8小時工作制,工人人數指某個工位的)UPH和UPPH算出來的都是某個工位的產出。
任何一個家具生產企業,都會嘗試搞清楚各個工序的“標準工時”和各個設備的“標準產能”。
沒有標準工時和標準產能的指導,產線布局規劃怎么做?計劃排產怎么做?生產交期怎么定?工時工資又該怎么算?
標準工時與產能的計算非常科學和專業,但在家具行業,仍然普遍存在由產線經理等管理人員根據經驗粗略估得的現象,導致數據不準確從而影響生產過程里的方方面面。
筆者希望借由本文對“標準工時和標準產能”的基本闡述,讓更多家具工廠能夠用更加科學、更有**作性的方法來計算屬于自己的“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
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在工業工程里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從實際**作的角度來說,工作的重點主要是“標準工時”的測量,然后間接計算出標準產能。
標準工時建立的意義
在具體介紹標準工時之前,筆者希望再簡單談一談其作用與意義。相信通過文章開頭的幾個提問,大家對標準工時與實際生產的聯系有了一定認識,我們可以進行如下的總結:
工廠產能的核算
有了各個工序的標準工時,我們就能計算出各個設備的標準產能,從而對工廠的整體產能有清楚的認識。
生產計劃的制定
有了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計劃部門才能依此來制定生產計劃,從而對生產進度進行把控,此外,產線還能及時作出人力調整。
設備數量的調整
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可以指導我們根據生產量的變動來作出機器設備的調整。
生產平衡的保證
家具工廠的生產線多而復雜,同一條流水線如何配置人力、設備等資源需要依據標準工時和標準產能來定,從而確保產線平衡。
效率分析的基礎
有個標準工時,就有了“時間標準”和“任務標準”,可以依次來衡量人員的工作效率是否出現問題。
標準工時的概念及限定條件
工業工程里,是這樣對“標準工時”進行定義的:所謂的標準工時,就是指在正常條件下,一位受過訓練的熟練工作者,以規定的作業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質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時間。
由定義可知,標準工時的獲取有著諸多限定條件,這也是我們再實際工時測量中要著重注意的地方:
規定的環境條件下
測量時保證工作條件的正常、穩定,如對溫濕度、照明條件、聲音條件的控制等。
按照規定的作業方法
**作方法一定是按照工廠預先制定的“標準作業指導書”進行,不能做隨意調整。
使用規定的設備、工具
工序的執行往往會涉及相應的設備或工具,如封邊使用封邊機、開榫使用開榫機等,測量時要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
由受過訓練的作業人員
被測**作人員不能是新手,而要選擇一般熟練工這種具有代表性的作業者。
不受外在不良影響的條件下
標準工時的測定過程一定不要對**作人員造成干擾,如在測量時頻繁的詢問等。
達成一定的品質要求
如果在標準工時測定下,出現大量殘次品、不合格品,此時得到的數據是不能取用的。產品應該要符合一定的品質要求。
標準工時的構成及計算
標準工時的構成和計算是最具**作性的部分,往往也最難掌握,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手段和方法,都要基于“標準工時的構成規則”。
談到標準工時的構成,就不得不提及一張經典的“標準時間構成關系圖”,如下所示:
▲標準時間構成關系圖
從該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標準工時的組成,也由此給出關于標準工時的計算公式:
標準時間=觀察時間×評定系數×(1+寬放率)=正常時間×(1+寬放率)
看似簡單的公式,卻蘊含很多“門道”,不同企業,不同工序,它的“評比因數”,尤其是“寬放率”存在差異。對于我們的家具生產而言,標準工時的測定與計算同樣面臨“適應性選擇”的問題。
既然標準時間計算與觀察時間、評比系數、寬放率有關,那么下面就來簡單說說什么是“觀察時間”?什么是“評定系數”?什么又是“寬放率”?
關于“觀察時間”
觀察時間是我們實際測得時間的平均值,而觀察時間由于受到**作者自身熟練程度、工作意愿、工作情緒等的影響,并不能代表真實的情況,因此常加以修正。
如何修正呢,這時會引入“評定系數”的概念。
關于“評定系數”
評比是一種判斷或評價的技術,目的是將實際的**作時間調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其中影響評比的因素包括:
以100%作為正常速度的基準,如果評價系數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評價系數為0.6(即60%),由代表作業速度相當于正常速度的60%。
不同行業的評比系數是不同的,我們家具行業的評比系數又是多少呢?這里先賣個關子,在后面會結合實際案例做說明。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觀察時間與評定系數的乘積就是“正常時間”了。
關于“寬放率”
正常時間并未考慮**作者個人需要和各種不可避免的延遲因素所耽誤的時間。而實際生產過程中,**作者可能因下列原因停止工作:
如**作者因疲勞需要休息;要喝水、上衛生間、擦汗等;要聽取班組長等管理員的指示等;
目前有關寬放種類的劃分方法不同,但通常劃分為私事寬放、疲勞寬放、延遲寬放和政策寬放四種。每種寬放的“比率”不同,大家可以參考相關書籍,這里就不多介紹。
標準工時與產能的實際測量案例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標準工時的概念、意義、構成方式應該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還不是很清楚的話,網上的相關資料會有更詳細的解讀。
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即使看完所有內容,仍然不能很清晰的在實際作業中加以運用,尤其是我們的家具生產,鮮有相關實測案例可以借鑒。
接下來,筆者通過板式家具生產中代表性工序標準工時與代表性設備標準產能的測定,給大家一些參考。當然了,每個工廠的情況不一樣,希望大家有選擇、有思考的閱讀。
電子開料鋸的工時與產能測定
在板式家具生產中,電子開料鋸的使用非常廣泛,很多企業關心的是這臺電子開料鋸在一個班組時間或一天里到底能夠開出多少塊板。
我們的測量思路是,先獲得若干組加工一塊板的觀察時間,然后確定評定系數與寬放率,進而求得加工一塊板的標準時間;結合實際作業時間,就可以計算出該設備的標準產能了。
具體的計算如下,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連線封邊機的工時與產能測定
連線封邊機可以實現板件一次通過完成兩條邊的封邊作業,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很多企業在測算連線封邊機的產能時犯了難,不知道從而下手,這里提供一種方法。
連線封邊工序屬于通過式加工,效率取決于節拍時間。當封邊零件較小時,其節拍為設備平均加工完一塊板件的時間。實際觀察中發現,該設備封完一側邊的時間為“(邊長+兩塊板間距)/傳送檔速”。
可推算出封四條邊的加工時間為“(板件周長+4*兩塊板間距)/傳送檔速”。
其中,兩塊板間距為600毫米,板件周長取每單中數量最集中的代表性數據。這個數據采用抽樣方法,然后將數據用散點圖表示,如下:
可見,數據在2000mm的集中度最高,固取板件周長為2000m為板件代表性周長。傳送檔速為25米/分鐘。
具體的計算如下,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通過式排孔機的工時與產能測定
排孔設備有很多種,小到二排鉆、三排鉆,大到六排鉆等多排鉆。要說集效率、精度于一體的還屬通過式排孔機,那么它的標準工時與產能如何計算呢?
某通過式排孔機加工一塊板的觀察用時
某通過式排孔機加工過程的寬放分析
結 語
關于標準工時與標準產能的介紹就到這里,文中針對家具生產里代表性工序的工時與相應設備產能的計算方式、方法可以供業內相關人員參考與借鑒。
最后重申,每個工廠的情況不一樣,希望大家有選擇、有思考的閱讀。如能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也是筆者之幸。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846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