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產值怎么算(收入驗證工業總產值怎么算)
前沿拓展:
總產值怎么算
1、 當月產品產量×產品銷售單價
2、 當月主營業務收入+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初余額
1、第一個公式中銷售單價是不含稅單價,因為增值稅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個公式中,如果庫存商品按照**核算,兩個公式算出來的結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當月銷售收入=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
庫存商品期末余額=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商品成本
庫存商品期初余額=庫存商品起初數量×當月商品成本
即: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庫存商品期末數量×當月商品成本-庫存商品起初數量×當月商品成本
=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庫存商品期末數量-庫存商品期初數量)×當月銷售成本
=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當月產量-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成本
=當月銷售數量×(當月銷售單價-當月銷售成本)+當月產量×當月銷售成本
這樣由于銷售單價與銷售成本之間存在差異而造成兩個公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來源:光明網
光明網訊(記者 李汶鍵)1月17日,最新的國民經濟數據出爐,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45090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09680億元,增長8.2%。
拓展知識:
總產值怎么算
項目產值的計算方法 一般按“單價法”計算,即按照一定時期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單價,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費用計算。
計算公式為:
建筑工程產值=∑[預算單價×實際完成的實物量×(1+間接費率)]×(1+計劃利潤率)×(1+稅率),建筑安裝產值=∑[安裝預算價格×實際完成的實物量+已完工程的基本工資×間接費率)]×(1+計劃利潤率)×(1+稅率)。
擴展資料:
計算工業總產值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
1 工業生產的原則
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2 最終產品的原則
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么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3 工廠法原則
即工業總產值是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計算(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計算工業總產值。按這種方法計算的工業總產值,不允許同一產品價值在企業內部重復計算,但允許企業間的重復計算。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總產值怎么算
計算公式如下:
產值利潤率(%)=利潤總額/工業總產值×100%
產值利潤率的提高或降低,決定于利潤總額和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利潤總額的增長速度快于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利潤總額增長速度與產值增長速度的比值大于1),則產值利潤率必然提高。
利潤總額與工業總產值同步增長(兩者的速度比=1),則產值利潤率持平;利潤總額增長速度慢于產值增長速度(兩者的速度比小于1),則產值利潤率降低,說明增產未增收。由此可見,實現增產增收,就要保持產值利潤率指標的穩定和提高,既要抓生產,更要抓效益。
計算工業總產值基本原則。
1 工業生產的原則
即凡是企業在報告期生產的經檢驗合格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計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中。
2 最終產品的原則
即凡是計入工業總產值的產品必須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驗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如果企業有中間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那么對外銷售的中間產品也應視為企業的最終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產值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總產值怎么算
這個是把你的月銷售額或者年銷售額的總數再減去你一個月或者一年中的成本和開支所剩下的就是產值。
總產值怎么算
產值應該是在一特定時間內完成的銷售總額,產量乘銷售單價,計算所得結果即為總產值。總產值,統計學名詞,時期指標,是指物質生產部門的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反映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經營活動的價值成果。總產值就是勞動成果的價值量表現,是生產單位、生產部門、地區或整個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價值。綜合反映一定范圍內的生產總規模的指標。一般總產值是指工業總產值。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846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