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退休工資如何計算器2021)
前沿拓展: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公務員退休工資標準及計算公式:公務人員在退休后,退休收入=退休收入=(退休前工資+崗位津貼)×X% 各地方退休福利待遇 住房補貼。它的計算公式如下圖所示:
(1)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算發放;
(2)年限滿30-35年的,按85%計算發放;
(3)年限滿20-30年的,按80%計算發放;
(4)年限滿10-20年的,按70%計算發放;
(5)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計算發放。
【法律依據】:《中華****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寫了將近一年的與社會保險有關的作品后,深有感觸,深切感受到,退休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真的有待于改進。
因為通過與大量讀者的互動,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之所以有很多人對于參加社會保險持觀望態度,其重要原因是大家不知道參保后,退休到底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
對于退休后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多少,是所有已經參保和想參保而未參保的人都熱切想知道的問題。
特別是靈活就業參保者,多數人是靠打工賺取有限的工資收入進行繳費,而且全部保費都需要個人承擔。靠打工賺取的有限工資,既要養家糊口,又要繳納社會保險費,她們實在擔心參了保后會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還經常有參保者提出幫他們算算退休后到底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
也經常有想參保而未參保的人問,如果我按某某檔次繳費,我交夠15年后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
還有人問,我交100%檔次劃算,還是交60%檔次劃算?這兩個檔次退休后的養老金能相差多少?
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只能說,這個是算不出來的,只能等到退休后才會知道。
對此,很多人感到失望,因為她們特別想知道自己退休后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
而業內人士都知道,以我們目前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不到退休是真的計算不出來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真的有待于改進。
如果能讓大家通過養老金計算公式,提前知道自己參保若干年后,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待遇,使我們的養老保障待遇更透明化。
相信會更有效地調動參保者的積極性,也相信我們的養老保險事業,會更發達更高效的運轉。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拓展知識: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退休工資的計算可以根據【相關法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一、公務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三、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基本養老金=〔職務(技術等級)工資國家規定比例計算的津貼〕×國家規定的計發比例。
工資4500退休后拿多少
以某城市一位老大姐的實際為例,當地平均工資為4500元,繳了16年的社保以后,賬戶里的余額有42000元,交費的指數是60%,那么這位老大姐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是:4500*(1+60%)/2*16*1%=429元;個人賬戶余額有42000/139=302.15元。這樣算下來的話,這位老大姐每個月可以領取429+302.15=731.15元。這只是粗略地計算了發放金額,每個月具體到賬的金額,還是要以社保卡實際發放為準。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817465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