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稅率(**個稅稅率表2021)
前沿拓展:
**個稅稅率
**以應納所得額為計稅依據,薪俸采用15%的標準或2%- 17%實行四級超額累進稅率,利得稅和物業稅都采用15%的標準稅率計稅。納稅人可以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薪俸稅,但按超額累進稅率征收的薪俸稅,不得超過以扣除費用前的總所得乘以標準稅率計算出來的稅額。
工資薪金所得: 只是扣除標準不同,**人的扣除標準為4800元,稅率相同,即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不超過500元的 5 %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沒有規定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而是規定了免稅條件和免稅額。
【法律依據】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 新華網 資料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受關注。實現灣區人才自由流動,特別是吸引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的設想中,卻還有一堵“個稅墻”有待拆解。
全國政協委員、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在兩會提案《多措并舉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自由流動》中建議,推進財稅改革,減輕大灣區港澳人才稅負水平。
“目前**薪俸稅實行最高15%的標準稅率,澳門職業稅實行最高12%稅率,但內地個人工薪所得稅最高稅率達45%,故港澳人員普遍反映內地稅負太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港澳人員來灣區就業的積極性。”朱鼎健在提案中指出。
長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王長勇曾撰文梳理了內地與**的個稅稅率差別:
內地個稅實行分類征收,將所得分為11類,其中工薪所得個稅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和內地不同,**的個人所得稅名為薪俸稅,有兩種方式選擇,一種是標準稅率法,總收入扣除費用后按15%的標準稅率征收,這種方式一般為高收入者采用;另一種是超額累進稅率法,用總收入扣除費用后按2%-17%四級超額累進稅率征收,低收入者采用這種方式納稅額較低。兩種方式中,納稅人可選擇納稅額較低的方式。
除了最高邊際稅率差很高,稅率級距差異也很大。如果考慮免稅額和扣除項目,兩地個稅的差額更大,**的免稅額和扣除遠高于內地。
朱鼎健告訴澎湃**(www.thepaper.cn),目前外籍人士包括港澳人士,在內地工作超過183天就必須要在內地繳稅,一個人月薪5萬元,一年60萬元,按內地稅制需按照30%的稅率繳稅,一年需要納11.4萬元左右的稅。與之相較,**個稅要低很多。“一年只可以在內地生活、工作183天,對雇主來說,怎樣雇到一個只可以在內地工作半年的人呢?”
此前,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也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談到,“很多高端人才回到內地工作要數著日子,一年不能超過180天,否則就按內地的稅率來納稅”,
朱鼎健建議,一方面,可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推行個稅改革,增加專項扣除。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工作的人才,對其個人所得稅增加專項扣除,綜合考慮個人和家庭的各種情況,包括教育、住房等支出,把納稅人的個人、家庭負擔、生計費用等進行抵扣后再進行納稅,切實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另一方面,采用財政手段,發放港澳高端人才稅額補貼。深圳前海和珠海橫琴的優惠稅收政策都是可以參考的案例。
朱鼎健說,現行也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以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為主的前海,實施“雙十五”政策,珠海也曾出臺“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的措施。
根據《深圳市地方稅務局深圳市國家稅務局關于發布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作指引的通告》,對設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符合條件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另據《深圳市****關于印發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在前海工作、符合前海優惠類產業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前海繳納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超過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的15%部分,由深圳市****給予財政補貼。
2014年,珠海橫琴新區也開始正式辦理港澳居民個稅財政補貼,即對在橫琴工作的港澳居民實行優惠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按港澳與內地個人所得稅負差額給予全額補貼,補貼范圍包括內地個稅法的全部11項所得。
此外,朱鼎健還提出,建議全面取消港澳人才就業許可,允許具備一定學歷或具備專業技能資質的港澳人才自由流動,無需辦理就業證,可憑工作合同直接辦理社保等相關業務;促進港澳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內直接執業;建設港澳青年人才公寓,提供安居保障等。
“人才的聚集和流動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多措并舉吸引更多的港澳人才融入灣區和內地改革發展中來,將有利于推動**依托祖國的發展實現長期繁榮穩定。”他表示。
朱鼎健現任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駿豪集團主席,2011年從父親、**實業家朱樹豪手中接過家族企業。
受訪時,朱鼎健回憶起自己1995年初次到深圳的情景,“馬路非常多,但是馬路上是沒有車的,全部都是單車為主。”
“鄧公南巡時說要在深圳再造一個**,我那時真的想不通,那時(1992年)深圳的GDP才317億元,**已經到7913億,是深圳的25倍,誰能想到他25年前說的話今天已經實現,25年之后深圳已經再造一個**了,GDP按照不同的匯率計算甚至可能超越了**。”他感慨。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5451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