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費個稅計算器(勞務費個稅計算器2022計算器)
前沿拓展:
勞務費個稅計算器
請你百度一下“個人所得稅計算器”。用這個來計算一下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就行:)
01、勞務費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問題?(企業所得稅)
1、勞務費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問題?(企業所得稅)
我司的員工是勞務派遣員工,由勞務派遣公司幫我們代發工資,代繳社保,代扣代繳個稅等事宜,這種情況在計算福利費扣除比例的時候,我們的員工薪金算作勞務費還是職工薪酬處理?事務所認為我們的個稅在勞務派遣公司代扣代繳,那我們的員工工資全部都認定為勞務費,從而需要調增我們的福利費?
答:根據您的描述這是接受勞務派遣,在企業所得稅上,根據國家**公告 2015 年第 34號的規定,職工薪酬如果是貴司直接支付給員工,則應計入工資薪金支出。但如果是先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不是直接發放給員工的費用,則不能計入工資的基數,而是勞務費,不能作為其他的相關費用稅前扣除依據。因此,貴司直接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而發生的費用是勞務費,此時需要調整其他的相關稅費。
_________
相關規定:
《國家**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和職工福利費等支出稅前扣除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 2015 年第 34 號)
三、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支出稅前扣除問題企業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分兩種情況按規定在稅前扣除:按照協議(合同)約定直接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費用,應作為勞務費支出;直接支付給員工個人的費用,應作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費用,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02、企業員工給內部培訓所得收入是否屬于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
我公司的員工同時擔任內訓師,可以以勞務費形式發放授課費嗎?
答: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因此,貴司的員工同時擔任內訓講師取得的授課費是因任職受雇取得的所得,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發放,而不是勞務費。
03、承擔員工個稅部分涉及的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企業所得稅)
如果我司與員工約定為其承擔個人所得稅,財務上將承擔的個稅部分計入了管理費用,請問我司為員工承擔的個稅部分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嗎?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的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同時根據《國家**關于雇主為雇員承擔全年一次性獎金部分稅款有關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 2011 年第 28 號)第四條規定,雇主為雇員負擔的個人所得稅款,應屬于個人工資薪金的一部分。凡單獨作為企業管理費列支的,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稅前扣除。在實務中,要實現稅前扣除,需要在服務協議中將稅后工資折算成稅前的工資在協議中列明,并申報個稅。因此,貴司如果將替員工承擔的個人所得稅計入管理費用,那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允許稅前扣除。
04、贈送客戶禮品代扣個人所得稅問題?(個人所得稅)
我司在活動宣傳時贈送了部分客戶手機,我司是否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 **公告 2019 年第 74 號第三條規定,企業在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企業贈送的具有價格折扣或折讓性質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禮品除外。因此,貴司贈送客戶的手機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_________
相關規定:
《** **關于個人取得有關收入適用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項目的公告》(** 稅
務總局公告 2019 年第 74 號)
三、企業在業務宣傳、廣告等活動中,隨機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包括網絡紅包,下同),以及企業在年會、座談會、慶典以及其他活動中向本單位以外的個人贈送禮品,個人取得的禮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企業贈送的具有價格折扣或禮讓性質的消費券、代金券、抵用券、優惠券等禮品除外。
前款所稱禮品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 國家**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50 號)第三條規定計算?!?* 國家**關于企業促銷展業贈送禮品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 [2011]50 號)
三、企業贈送的禮品是自產產品(服務)的,按該產品(服務)的市場銷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是外購商品(服務)的,按該商品(服務)的實際購置價格確定個人的應稅所得。
05、租賃合同的印花稅如何繳納?(印花稅)
我司與 A 公司簽訂集裝箱租賃合同,合同約定每年付 1000 萬,租期 5 年,那么是一次** 5000萬*千分之一的印花稅,還是每年支付 1000 萬*千分之一的印花稅?
答:根據《印花稅暫行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以下簡稱貼花)的繳納辦法。同時,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規定,財產租賃合同按照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因此,貴司應按照合同金額,一次性按照 5000 萬*千分之一繳納印花稅。
相關規定:
《印花稅暫行條例》
第五條 印花稅實行由納稅人根據規定自行計算應納稅額,購買并一次貼足印花稅票(以下簡稱貼花)的繳納辦法。
為簡化貼花手續,應納稅額較大或者貼花次數頻繁的,納稅人可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采取以繳款書代替貼花或者按期匯總繳納的辦法。
附件:印花稅稅目稅率表
稅 目
范 圍
稅 率
納稅義務人
財 產 租
賃合同
包括租賃房屋、船舶、飛機、機動
車輛、機械、器具、設備等合同
按租賃金額千分之一貼花。稅
額不足 1 元的按 1 元貼花
立合同人
06、專利入股的問題?(綜合)
6、專利入股的問題?(綜合)
已注冊的公司,新股東要專利入股,是否需要評估?該專利入賬是否需要攤銷?攤銷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答:根據《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此,新股東專利入股,需要做評估。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第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需要在使用壽命內合理攤銷。
因此,如果該項專利壽命是有期限的,則需要攤銷。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準予扣除。因此,該專利允許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相關規定:
《中華****公司法》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企業會計準則第 6 號—無形資產》
第十七條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應攤銷金額應當在使用壽命內系統合理攤銷。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二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準予扣除。
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一)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二)自創商譽;
(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四)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拓展知識:
勞務費個稅計算器
可根據以下兩個步驟完成公式設置。
這里用的是Excel2016版本。
1、首先在B1中輸入公式:
=ROUND(MAX((A1 – IF(A1 < 4000, 800, A1*0.2)) * 10%*{2, 3, 4} – 1000*{0, 2, 7}, 0))
2、最后在A1中輸入數據來測試公式是否能用。
參考資料:
用人單位在生產過程中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報酬包括三部分:
一是貨幣工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的各種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
二是實物報酬,即用人單位以免費或低于**提供給勞動者的各種物品和服務等;
三是社會保險,指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直接向**和保險部門支付的失業、養老、人身、醫療、家庭財產等保險金。
繳費方法: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應稅項目有工資、個體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及其他經國務院**門確定的征稅所得。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規定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第三條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后)。
二、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并按應納稅額減征百分之三十。
三、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1不超過20,000部分不超過21,000部分20%0
2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超過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過50,000元的部分超過49,500元的部分40%7000
注: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征收。
勞務報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元)×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20%
(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或=每次收入額×(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勞動報酬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勞務費個稅計算器
勞務報酬所得,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個人收入類型,超過一定金額就需繳納個稅,稅率為20%,金額過大時還要加成征收,使用Excel公式計算勞務報酬個稅,簡單方便且特別適用于批量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 – 扣除費用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 = MAX((A1 – IF(A1 < 4000, 800, A1*0.2)) * 10%*{2, 3, 4} – 1000*{0, 2, 7}, 0)
或者 應納稅額 = MAX((MIN(A1*0.8,A1-800)*{0;20;30;40}%-1000*{0;0;2;7}),0)
A1單元格表示勞務報酬稅前收入金額,“IF(A1 < 4000, 800, A1*0.2)”,表示如果勞務報酬收入低于4000元,則費扣除金額為固定的800元整,如果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那么費用扣除金額為勞務報酬收入的20%。勞務報酬所得稅率表如下圖所示。
B2單元格表示勞務報酬稅前收入金額,“IF(B2 < 4000, 800, B2*0.2)”,表示如果勞務報酬收入低于4000元,則費扣除金額為固定的800元整,如果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那么費用扣除金額為勞務報酬收入的20%。勞務報酬所得稅率表如下圖所示。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超過4000元) × (1 – 20%)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擴展資料:
1、勞務報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務報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沒有超過4000元,可減除800元的扣除費用;
3、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可減除勞務報酬收入20%的扣除費用;
最新勞務報酬個稅稅率表2018-2019如下圖:
勞務報酬個稅分段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勞務費個稅計算器
可根據以下兩個步驟完成公式設置。
這里用的是Excel2016版本。
1、首先在B1中輸入公式:
=ROUND(MAX((A1 – IF(A1 < 4000, 800, A1*0.2)) * 10%*{2, 3, 4} – 1000*{0, 2, 7}, 0))
2、最后在A1中輸入數據來測試公式是否能用。
擴展資料
新個稅法改革后,當勞務報酬所得10500元,按照原稅法,應繳納稅款為10000*(1-20%)*20%=1680元。而按照新稅法執行,應繳納的稅款為10500*3%=315元,稅款減少了1365元,相當于收入增加了1365元,減稅幅度達到81.25%。當勞務報酬所得3500元,按照原稅法,應繳納稅款為(3500-800)*20%=540元。
而按照新稅法執行,應繳納的稅款為3500*3%=105元,稅款減少了435元,相當于收入增加了435元,占稅改前收入的80.56%。
一目了然,由于舊的個人所得稅法是按照4000為分水嶺計算的,所以可以看出,勞務報酬在4000以內時,稅款減少變相增加收入的比例是越來越大的。當收入達到4000后,稅款減少變相增加收入的比例就穩定了。而要遞進到10%的稅率,收入要達到36000元。這也體現了促進社會公平是稅改的重要目標。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個人所得稅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勞務費個稅計算器
1.我們打開電腦,新建一個Excel文件,然后雙擊打開。
2.打開后,我們在文本框內,輸入姓名,勞務報酬,應繳稅額,這三個選項。
3.在應繳稅額的選項內,我們輸入公式:= MAX((B2 – IF(B2 < 4000, 800, B2*0.2)) * 10%*{2, 3, 4} – 1000*{0, 2, 7}, 0)
4.輸入完畢后,即可顯示所繳納的稅率。同時,如果要計算多人,也可以下拉。
擴展資料: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應納稅所得額 = 勞務報酬(超過4000元) × (1 – 20%)。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說明:
勞務報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沒有超過4000元,可減除800元的扣除費用;
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可減除勞務報酬收入20%的扣除費用;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445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