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個稅稅率(個體戶個稅稅率表2020)
前沿拓展:
個體戶個稅稅率
個體戶所得一般屬于經營所得一類,而經營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如果還有其他收入的,對于居民綜合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對于利息、股息、紅利等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另外,經營所得的應納稅額為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近日受**爆發的影響,各地企業在經營壓力下,國家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給企業解決了一些稅負問題。從本月起,小規模納稅人開普票免征增值稅,但開專票稅率1%恢復至3%。針對只開普票小規模納稅企業確實是有利,但對于一些公司利潤超過300萬的,企業所得稅是按照25%繳納,完稅后公司股東分紅提現到私人卡上,還需繳納20%的分紅稅,這樣不管對企業老板還是股東來說都是不利的。

現在一些特殊性的服務類行業,會存在一些實際支出而又無法合理取得成本票的業務,無法取得成本票就無法抵扣稅費,這樣就導致賬目利潤虛高,而企業所得稅也會多繳,股東分紅提現也需要繳納個稅。
企業稅負壓力大可以選擇在重慶稅收優惠園區設立個體工商戶進行核定征收,用個體工商戶去和企業簽訂業務,這樣合理降低稅費,現重慶園區設立個體戶開普票僅需繳納個人經營所得稅,注冊在稅收優惠園區的個體戶,個人經營所得稅是按開票額0.6%-1.2%核定征收,開普票的個體戶沒有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相當于總稅率低至0.6%。如:500萬*0.6%=3萬(個人經營所得稅按照0.6%核定征收)。核定征收后企業會大幅度降低稅費壓力。整個入駐流程無需到場,無需實體辦公,5-10天即可完成。

注冊園區要求業務真實,三流一致。企業應該積極了解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國家出臺的一些優惠政策或地方政策來合理合法降低稅費。以上園區政策詳情,請關注——《輕言薄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712448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