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我媽勸我,他吃喝嫖賭都不沾,你不要總找事;在老人眼里,這就是好男人的標準》來源于:由作者:陳元舒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我和孩子爸爸離婚了,就在孩子即將初中畢業的時候。按他的話說,我倆結婚就
我和孩子爸爸離婚了,就在孩子即將初中畢業的時候。按他的話說,我倆結婚就是個錯誤。這話很傷人,如果是錯誤,我們何以能走到今天。
■傾訴人:茹萍
(故事人物均為化名)
■年齡:41歲
■職業:自由職業
(一)
配圖
我是一個開朗的人,他則少言寡語。認識他的時候,他追我的方式都跟其他人不同。從不表白什么,只有默默執著的關心。
我在一個培訓機構做老師,他在同一樓層進修。都是年輕人,后來大家就互相認識了。朋友同事們外出聚餐,他會幫我占座位、拿衣服、背包,還經常送我回家。
當時還有一個小伙子也送我,他把我送到樓下,一直不走,那小伙子看他很執著,后來就不再送我了。很自然地,我倆走到了一起。
當時,我覺得他老實本分,沒有什么花花腸子。我倆的個性應該屬于互補,沒有一個特別強,也沒有一個特別弱,這樣一定會很好。
我家在近郊,家里經濟條件還可以。他雖然在城里,可經濟條件不好,因為他媽媽臥病在床很多年。
(二)
配圖
可那時候的我沒有考慮過這方面,工作上我擔任的課比較多,工資也高,所以也沒覺得經濟會是問題,我認為,生活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只要努力,沒有什么做不到。
他有兩個哥哥,為了爭奪他父親單位分的房子,那哥倆跟他父母鬧得非常不好。一邊是哥哥,一邊是父母,他氣得沒辦法。
到我家后,我爸陪著他喝酒,他因為心情不好喝了太多,都吐了血。我挺心疼他的,覺得他這個人老實,又不善于言辭,所有的痛苦和不滿只能壓在心里。那之前我還沒想過要跟他結婚,可看到他這樣,我有了跟他結婚就可以照顧他的念頭。
婚禮很簡單,父母給了我一萬多元讓我自己喜歡什么買點什么,他家老人給了三千塊錢買家具,剩下的就是我自己攢的一些工資。
婚禮上,來的多數都是我家的親戚、同事、朋友,他那邊只來了同事,沒有親戚,也沒有朋友幫忙,甚至于他的親哥哥都沒有到場。這一點他跟他的父親很相似,一生幾乎沒朋友。現在回想起來,我才意識到,可能人跟人真的有差別,我們就不是同一類人。
(三)
配圖
婚后第一次沖突,是大概結婚兩三個月的時候。那時候,我一周歇一天,他一周歇一天半。那半天,因為他在家,我就愿意中午回家跟他一起吃飯。
他喜歡釣魚,休息時就騎著自行車出去了。那天是周六,他早晨五點多就出門了,中午我回家,都過了12點了,他還沒有回來。因為他去的地方都是偏僻的河畔,溝渠。我聯系不上他,就特別擔心,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我心急如焚,趕緊給單位打電話請了半天假,焦急地在家等他。下午三四點的,他疲憊地回來了。這時候,我的擔心轉變成了生氣,我說:“你這么晚回來,怎么不知道打個電話,你讓我這么著急,還跟單位請了假。”
誰知他比我還生氣:“我的自行車帶扎了,連個補車胎的地方都沒有,我推著回來的,荒郊野外的,怎么給你打電話?”
(四)
配圖
他這一吵吵,我就更惱了,把他的那些釣魚的東西,養的那些什么蟲子,統統給砸了。我罵他玩物喪志,還耽誤我上半天班。他也急了,摁住我就捶了我一通。我很委屈,賭氣回了娘家。
誰知道我媽根本沒當回事,還笑,說倆小孩子鬧別扭了。當然我父母也把他訓了一通,說以后吵架不能動手。
我媽又反過來勸我:“他也沒啥不良嗜好,不吃不喝不嫖不賭,你不要總找事。”在老人眼里,不吃喝嫖賭可能就是一個好男人的標準了。
就是媽**這句話,支撐著我跟他生活了將近20年。后來媽媽得知我一直用這句話安慰自己時,嘆了口氣說:“我真不知道,這一句話竟然會害了你半輩子。”
(五)
配圖
我們住在橋東,他在橋西上班,離家很遠,那天他本應晚上7點到家,可我左等右等見不到人。到了夜里11點,他還沒到家。
我很著急,就騎著自行車出門去找。怕路上錯過他,就沿著他的必經之路一路逆行去迎他。一路上,心都是懸著的,各種擔心,各種著急。快到他單位時,正好遇到了他。我跟他喊了一通,責怪他不知道打電話給我。
到家后,他一直唉聲嘆氣,一句解釋沒有。我特別失望,覺得這個男人太沒有責任感。不想再驚動父母,我一個人走出家門。不知道走了多久,累了就坐在馬路牙子上歇會兒。越想越傷心,又委屈,又茫然。
因為是深更半夜,就有不懷好意的男人,沒話找話跟我搭訕。我很害怕,又一路往回跑。當時心里特別希望在路上看到他出來找我,可一直不見他的人影。開門進去,發現他早就在床上睡著了,那一刻,覺得心都冷到谷底了。
第二天,我拉上他去辦離婚。到了民政局,才知道人家周日不上班。到了這個地步,他才悶悶地說了一句:“以后再也不打牌到這么晚了。”
(六)
配圖
接下來的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我懷孕,婆婆去世。我們貸款買了一套房子,我挺著大肚子,從娘家拿錢裝修。
房子裝修完了,孩子也出生了,是個男孩兒。他挺高興,第一時間給他父親打電話。我能看出他掩飾不住的那種欣喜。有了孩子之后,我就辭職了。我覺得,女人為家犧牲自己的事業是天經地義的,而且我不覺得那是委屈。
結婚時,公公分給我們一套房子,他偷偷拿了房產證給了公公。公公和后老伴把房子賣掉,賣的錢給了兩個哥哥一些,剩余的錢重新買了一套,房產本寫了后老伴的名字。這事我是后來才知道的,就跟他生氣。他說父親求他,因為后老伴跟他鬧別扭,所以只能這樣。
我媽知道了就勸我,老人給你的再多,也有花光的時候,不要太計較,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生活不會差的。我一邊委屈著,一邊又覺得他跟那些不好的男人比,還不錯。就說服自己,守著自己的小日子過吧。
(七)
配圖
這些年,我也看到身邊的很多人,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煩惱,電視上的家庭肥皂劇,我也沒少看,比較起來,我覺得自己的小日子還是不錯的。
孩子上了幼兒園,我開始上班。我的工作一直都是圍繞著孩子,只要我的工作和照顧孩子發生沖突,我就會想盡辦法調整。
我工作比較緊張,一個月休息三天周末是不能陪伴孩子的,于是我就把周六的工作安排成帶客戶外出活動,這樣既能帶上孩子一起,還能掙點活動經費。
考慮到他的朋友很少,每次活動啊,聚餐啊,我都會帶上他和孩子。這樣,他認識的人也多了,眼界也能更寬闊一點,我們一家三口還能在一起。
這樣的生活很勞累,可也會讓人覺得過得特別帶勁兒。我很知足,收入有了,孩子照顧了,而且孩子在參加各種活動的過程中,也見到了世面。我覺得就是再辛苦,為了孩子為了家,我是開心的,值得的。
(八)
配圖
后來,他愛上了古玩,古玩投資多,他的工資就拿不回來了。我覺得長久下去不行,就跟他約定,要做個家庭計劃。每個月倆人從工資里拿出一部分錢存起來,我剩余的錢用于家庭所有開支,他剩余的錢用來做他的愛好投資。
就這樣一年年過著,日子也算是越來越好了。孩子面臨幼升小擇校,我給他出主意,讓他去找單位的領導。開始他覺得為難,我就鼓勵他試試。結果,這事很容易就辦成了。這件事給了他極大的鼓勵,他特別高興。
后來,因為房子,我倆又有了矛盾。我家這套房子,房產本寫的他的名字。有朋友給我們推薦了一套房子,戶型很好,價格便宜。
我說手里沒有那么多錢,朋友說,你們可以把現在的房子賣掉,拿一小部分錢買那套房子,用剩余的錢付個首付,貸款再買一套,這樣你們就會有兩套新房。一套住,另一套還可以出租。
(九)
配圖
我覺得這個辦法真的很好,很快就把房子賣了,按照朋友的建議,買了兩套房子。我特別開心,可他并沒有像我這么興奮。他說自己不愿意折騰了。朋友勸他說,你們是個兒子,怎么也得再準備一套。
兩套房子,原本我們計劃一人名下一套。結果他那套辦過戶的時候,他沒帶著身份證,也落在了我的名下。那之后,他就變得更沉默了。
從裝修房子開始,我們就經常吵架。有一次吵完架他就走了,一直到晚上也沒回來。我擔心,半夜帶著孩子去他單位找,結果也沒找到。回到家,接到他的信息:這日子沒法過了,離婚吧。
第二天,我們開始談離婚。問孩子跟誰,孩子說,我跟媽媽。他控制不住大哭,說:“我小心眼兒,脾氣不好,只是這個家,不要什么都你說了算。”他發泄過了,這事就又過去了。
孩子讀初中了,考慮到初中的重要,我毅然把這份收入不錯且處上升階段的工作辭掉。我從父母那里拿了幾萬塊錢,在古玩城幫他盤了個古玩店。這樣,我照顧家,他有自己的店鋪,他的愛好成了他的事業,我們也有了額外的收入。我覺得我的計劃堪稱完美,作為女人,相夫教子我做得很成功。
(十)
配圖
孩子成績穩定之后,我回到單位上班。半年后,孩子成績又開始下滑。老師找我們談孩子的事,說孩子親情缺失。為了孩子,我就又把工作辭了。
有一天吃飯時,他問孩子為什么物理那么簡單都不會。我就跟他商量,讓他每天輔導孩子幾分鐘,可他不回應。為這事我們開始吵,我責怪他不舍得為孩子付出。
之前我跟他夸過我們單位的幾個男同事,說他們事業做得好,也都很顧家,孩子家長會、老婆生日都不會錯過。可能我這些話,像刺一樣,深深扎進了他的心里,導致他爆發了:“別人都比我行,我什么都不行,你就是看不起我。這個家里什么都不是我的,房子、車子都不是我的。”
我說,那咱們現在就去把房子過戶,他立刻答應了。到那兒之后,我才知道,他連過戶費多少都打聽清楚了。過戶時,人家說,可以加名。我說,不用。我覺得,他是我的男人,加不加我的名字無所謂。
(十一)
配圖
房子過戶后,我們的關系緩和了一些。我依舊每天六點起床做飯,把孩子送到學校,早市買菜,做好中午飯,裝進保溫桶帶到店里,等著孩子中午去店里。擔心孩子沒時間午睡,有一年時間,我都是中午帶著飯菜開車到孩子學校門口,孩子在車里吃,車里睡午覺,等孩子進了校門,我再開車去店里忙生意。
突然有一天,他對我說,一個朋友告訴他古玩店那要**了,得趕緊把店轉讓出去。我信以為真,趕緊把店轉讓,然后選擇新店,精心裝修,投進了所有的積蓄。新店弄好,自然地落到了他的名下。
其實這時,我們的關系已經走到盡頭了,只是我沒往壞處想。直到某一天,他的手機我無法打開了,再后來,他也不愿讓我去店里了,說我在那,客戶不好意思談價錢。
(十二)
配圖
因為我不上班了,家里的每一分花銷都得從他那里拿。生意的事,他單位的事,我不能有半點不同意見,否則他就會暴躁:“沒有你,我的生意也會很好,在單位沒一個人敢跟我抬杠,你從來都不懂我,我們就不是一路人。”
從那開始,我們頻繁地吵架。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讓我們大動干戈,甚至當著孩子的面。這一切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情緒和學習。
去年年末,我們辦理了協議離婚。他說,他帶不了孩子,孩子歸我,兩套房子一人一套,車歸我,店歸他。近二十年的婚姻,就這樣劃上了句號。
不久,他再婚了。原本協議說我們有時間一起陪孩子,可已經無法兌現。他說,想要跟投脾氣的人好好過日子,不想被打擾了,因為對方孩子缺乏父愛,需要他陪伴。
婚戀導航
每個吵鬧不休的家庭,都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犧牲者。犧牲者越是犧牲得徹底,家庭關系就會更加混亂。雖然我們的女主人公是心甘情愿為這個家庭付出的,但在她的潛意識里,希望得到男人的感恩和配合,如果對方做不到,就會激起她的不滿和憤怒。最初可能這個男人還會順從,但當這個原本有些自卑的男人,一旦站立起來,他第一要反抗的就是妻子對自己的控制。他會下意識地為自己辯護,認為女人所有的付出都是她應該做的。緣分已盡,盡力讓孩子得到完整的父愛、母愛,是為人父母該盡的職責。
如果你也有情感故事和情感困惑想傾訴,可以私信雁姐留言!
本文根據主人公口述整理,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皮雪雁
編輯/皮雪雁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原作者為陳元舒,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元舒,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61139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