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聊一款全新的AMD Yes!游戲本》來源于:由作者:陳紅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上個月的新品游戲本點評里,幾乎全都是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的。測爽的同時我們也發現,隔壁AMD同樣也推出了新處
上個月的新品游戲本點評里,幾乎全都是英特爾12代酷睿處理器的。測爽的同時我們也發現,隔壁AMD同樣也推出了新處理器,所以我們也得關注到。
這次的主角是ROG 魔霸新銳,他采用了AMD 銳龍6000系處理器,Zen3+架構,首發8999元,是ROG里性價比最高的新品。
實測表現如何?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ROG 魔霸新銳 2022
機身左側
機身右側
機身后部
它的配置如下:
R9 6900HX 處理器
RTX3060 6GB **顯卡(140W)
16GB 4800MHz 內存
512GB 固態硬盤
15.6英寸 2560×1440分辨率 100%DCI-P3色域 165Hz刷新率 IPS屏
電池容量 90Wh
厚 22.8~26.4mm
機身重 2.28kg
適配器重 714g
當前售價9999元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屏幕素質高,實測表現不錯
2,高負載下表面溫度較低;
3,游戲本中續航較長,且支持100W PD充電
缺點!
1,沒有數字小鍵盤,方向鍵僅半高
2,未搭載攝像頭,且屏幕下巴較寬
3,配置選擇單一,僅一款可選
【升級建議】
這臺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斷開底面燈條排線即可揭開后蓋。
兩根8GB DDR5 4800MHz內存能滿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內存。
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B,型號是美光3400,支持PCIe4.0×4和NVMe,如有需要可自行加裝或更換固態硬盤。
【購買建議】
1,對屏幕素質要求較高
2,對游戲本的續航有一定需求
3,不常用數字小鍵盤的用戶
ROG 魔霸新銳是首發AMD銳龍6000系處理器的型號,并且是最高端的R9 6900HX,延續了上一代的8核16線程,工藝升級到了臺積電6nm,后續我們會提供理論性能+游戲性能實測數據供各位參考。
屏幕方面,實測色域容積為100.7%DCI-P3,色域覆蓋97.6%DCI-P3,平均ΔE為0.89,最大ΔE 2.02,實測表現不錯。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有兩個U**3.2 Gen1 Type-A接口,后側有一個U**3.2 Gen2 Type-C、全功能Type-C、HDMI2.0b和RJ45網口,機身右側沒有接口。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55.8dB,手動全速為58.5dB。
續航方面,它的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11小時1分鐘(混合模式)、iGPU模式下為11小時42分鐘,游戲本中表現較好。
ROG 魔霸新銳 2022款僅有今天這一種配置可選,首發售價8999元,隨后漲價1000元銷售。
我們也是在9999元購入的,如果銷售速度正常,那么未來可能長期保持9999元的售價。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ROG旗下的性價比產品,那么這臺筆記本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有攝像頭的強需求,那么可能得通過U**擴展。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ROG 魔霸新銳 2022款的拆機實拍圖,六熱管雙風扇的組合,從設計判斷,和槍神6是同模具。
室溫25℃
反射率1.0
BIOS版本:G513RM.310
在滿載狀態下,開啟增強模式,CPU溫度最高95.1℃,穩定在87.6℃左右,功耗54W,頻率3.9GHz左右。
顯卡功耗116W,溫度80.5℃,頻率1762MHz。
手動把風扇轉速拉滿,CPU會降低2℃、GPU降低5℃左右。
單烤Stress FPU,CPU溫度穩定在95.1℃,功耗88W,頻率4.4GHz。
單烤Furmark,顯卡溫度穩定在74.4℃左右,功耗140W,頻率1875MHz。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最高40.4℃出現在空格鍵上方,WASD鍵附近約為34.7℃,方向鍵29.5℃。左腕托溫度為26.1℃。
總的來說,ROG 魔霸新銳 2022款的散熱表現不錯,核心溫度低,性能釋放夠,表面溫度也低,綜合體驗相對較好。
【性能實測】
這臺機器我最關心的地方,可能就是這顆R9 6900HX處理器了,通過一些簡單的跑分和游戲,我們來窺探一下它的真實性能:
首先看一下規格,8核心16線程,全是大核,采用6nm工藝,單核加速頻率最高4.9GHz,最新的Zen3+架構。
我們看下不同功耗下,CPU多核心的表現:
45W功耗時,多核理論性能已經超過了i7-12700H,但在功耗放開后仍有差距,從這我們也能看出英特爾的大小核設計是比較需要功耗的扶持的。
實際游戲幀數方面,相比于2K分辨率,1080p分辨率對顯卡的需求更低,所以CPU的性能差距會被放大,最低**的CS:GO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我們也測試了一下游戲時處理器的溫度表現,下圖左滑可以進行對比:
R9-6900HX 古墓麗影Benchmark時溫度
i7-12700H 古墓麗影Benchmark時溫度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到,AMD處理器的積熱現象依然存在,應該是Ryzen目前短期難以解決的問題了。
從選購角度建議,我們的策略還是和去年一樣:
1,如果游戲本的散熱好,那買Intel處理器
2,如果游戲本的散熱差,那買AMD處理器
標壓處理器領域里,高功耗Intel強,低功耗AMD強。
在我看來,雖然網傳AMD今年的CPU是擠牙膏的,但我們實測后發現今年依舊有10%左右的性能提升,雖然提升幅度沒Intel那么大,但我認為依舊是可以的。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后續新品的價格了,對于純游戲**來說,在模具配置一致的前提下,如果AMD相比Intel差價較大,那AMD銳龍版依舊有很強的競爭力。
本文原作者為陳紅,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2034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