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新世代型男,試駕保時捷Cayenne E-Hybrid Coupe》來源于:由作者:陳昱宇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近年不少歐洲大車廠都紛紛推出嶄新車型SUV Coupe,為一眾消費者提供傳統
近年不少歐洲大車廠都紛紛推出嶄新車型SUV Coupe,為一眾消費者提供傳統SUV以外的選擇。這個生產意向, 是為了讓尾部造型更加流暢圓潤,也可以令本身**于家庭車性格的SUV擁有轎車的舒適及跑車的高性能,在外觀上也更加型格。一個價錢,兩種不同的享受,也難怪連保時捷也為旗艦SUV型號Cayenne重新塑造外型,成為今天的Cayenne Coupe。
雖然「Coupe」一詞一直以來都代表雙座或 2+2 雙門跑車,但時至今日,多家車廠都已經推出四門SUV Coupe、Gran Coupe、 Coupe like SUV 等,本來狹小的后排座位也變得更寬敞。
不過Coupe車型一直都不是車廠銷售主力,畢竟受限于這類車型,車身較低,車內后座乘坐空間較小,不符合大眾消費者的需求,令Coupe一直都是個小眾市場。所以其設計逐漸轉移到SUV車型上,SUV興起后,車廠逐漸以SUV為開發重心,并由此衍生出其他車型,結合SUV及轎跑外形的SUV Coupe就成為最新的開發車型。
這一類車型保留了SUV原有的高車身,不過車高又比正規的SUV略微降低,從B柱之后的車身線條,更是一路向下傾斜,營造出跑車的流線斜背感,讓 SUV Coupe也能擺脫傳統SUV較老派及中規中矩的設計。
BMW X4及X6是較早推出的SUV Coupe車款。在售的SUV Coupe車型還不算多,想要趁早加入這個市場的競爭行列,最簡單就是在現有系列上作出改變。Cayenne S Coupe 不但保留了第三代 Cayenne 所有技術上的重點特征,在整體性能及**控上都比起SUV版本的 Cayenne 更加線性。除了抹去龐大身軀的形象之外,更大大加強運動及跑車元素。而為了令Cayenne Coupe在彎路上更勝一籌,車廠刻意把車身重心降低20mm,加上重新設計的尾門以及后翼子板加闊了 18mm, 令整體車身線條更有跑味。
在我們的認知里,保時捷Cayenne是百萬級別SUV中,最具駕駛樂趣的車型。在加入混動動力系統之后,它并沒有變得笨重,還是那么靈活矯健,仍舊是印象中的那臺保時捷 !
從硬件上看,卡宴E-Hybrid Coupe搭載有一部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一部永磁同步電機,前者最大功率252馬力,最大扭矩370牛·米,后者則有著136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00牛·米的最大扭矩,整套系統的綜合最大功率為386馬力,綜合最大扭矩為600牛·米。傳動部分,該車依然采用了8速自動變速箱。
得益于14kWh的電池容量,在電池滿電的情況下續航可以超過50km,如果是上下班短途的代步,你甚至可以把它作為純電動車使用。在整個駕駛過程中,我可以明顯感覺到發動機與電動機的默契工作,動力輸出始終有強力的保障,純電動模式下的噪音水平和底盤舒適性都非常不錯。
另外,在較為激烈的駕駛中,方向盤**的Sport Chrono 模式選擇開關也非常有用,不同模式間除了動力差異以外,保時捷Cayenne E-Hybrid Coupe還會通過空氣懸架系統對車輛高度、底盤硬度進行及時調整,車輛系統中還提供了包括雪地、泥地等復雜地形的預設模式,這就使得該車成為上得了山坡、下得了賽道的全能車型。
“E-POWER”模式下,卡宴E-Hybrid Coupe有著50km的純電里程,最高時速可達135km/h,基本能夠滿足用戶的短途純電出行需求。而在“HYBRID”模式下,系統則會優先使用電能,直到電量低于某一臨界值,發動機才會介入。
而在短短幾天的試駕中,最令我喜出望外的必然是加速時的貼地性。由于SUV車身較高,加速時車頭仰起的動態會比較強烈,但Cayenne Coupe 把車身重心及后座車頂高度降低之后,下壓力明顯比Cayenne強,加上車頂擾流板及車尾的自主調整后擾流板,在車速達到90km/h時可以自動伸延135mm去增強下壓力,以及頭6尾4卡鉗的強大制動系統,386hp馬力輕易被它馴服。 配合主動式懸掛系統(PA**),老實說,避震的舒適度不能用軟身去形容(相比其他品牌豪華轎車依然算硬),只是如果有駕駛過保時捷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它的設定在整個車廠系列中是偏軟,這方面可能與「Coupe」一詞有點不相稱。
同時,作為一款插電式混動豪華SUV,它的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2.5L,用車成本比汽油版低了很多。這一點雖說對于買得起這個車的消費者來說不是太在意,但這類消費群體追求的是它背后的附加屬性和格調。
本文原作者為陳昱宇,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昱宇,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51933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