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堪比移動工作站性能的金屬輕薄本來了,榮耀MagicBook 16 Pro體驗》來源于:由作者:陳葦杰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前言:10多年前讀大學時候買電腦還是臺式,只有極少數人有筆記本,那
前言:10多年前讀大學時候買電腦還是臺式,只有極少數人有筆記本,那時候我們藝術系大伙都不是很懂各種處理器和顯卡的具體型號差異,但我們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就是玩游戲是不是流暢,這點套到現在依舊好用。游戲性能較好的電腦,用來運行大型行業軟件通常也不在話下。為了能找一臺擁有游戲本的性能,大屏,又能兼顧輕薄的筆記本,我看上了這臺榮耀MagicBook 16 Pro 2021版。
這次2021款榮耀MagicBook 16的Pro系列有兩個獨顯版本,我這次入手的是最高配版本,為了給你們一個更直觀初印象,在開箱體驗前首先整理放上參數概述先。R7 5800H的標壓U 、支持光追的RTX 3050、144Hz高刷的屏幕、85W滿血性能,就憑這幾個媲美游戲本的關鍵詞就足夠香,似乎也能滿足到我對高能生產力的需求。
目前榮耀MagicBook 16 Pro版本為星空灰配色,相比常規金屬色更顯高級感,整個微磨砂的A面僅有居中的HONOR的LOGO,干凈低調耐看。
雖然這是一臺16.1寸的筆記本。但開箱后給竟給我一種輕薄感,機身尺寸368*236*18.2mm,實際稱重約1.867kg。與市面同**的16寸筆記本來說,榮耀MagicBook 16 Pro整體尺寸和重量控制的相當優秀,家里人還以為我又入手了一臺15寸的筆記本。
機身右側依次為一個3.5mm音頻口、兩個U**-A 3.2 Gen1接口,機身左側為兩個U**-C 3.2 Gen1接口、1個HDMI 2.0接口。作為輕薄本的**,接口的擴展性不錯,滿足我的日常接駁需求綽綽有余。
作為性能本設定,散熱同樣很重要,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銳龍版采用了電競級的智能散熱設計,D面的進氣柵格內有兩個75mm風扇,結合大直徑三熱管,能夠讓整**5W性能得到滿血釋放。
為了更順暢的散熱,這臺本子的轉軸向外側設計有散熱柵格,另外還有個細節,D面底部靠近轉軸的橡膠墊比我之前的普通輕薄本更厚一些,這樣也給D面柵格提供了足夠的進氣空間,以保證性能釋放。
其實這種接近臺式機體驗的16寸高性能輕薄本并不止榮耀一家,但另外幾家在宣傳性價比的同時,做工用料上面真的就有些差強人意,所謂性價比,很多都是在這些配置以外的地方縮水體驗,我之前入手過一款頗具性價比的輕薄本,但到手就后悔了,因為它把金屬本做出了塑料本的質感。而榮耀顯然更珍惜自己的品牌形象,閉合的B面與C面貼合后的平整度極高,左右轉軸間隙均勻對稱。搭配星空灰的配色,更顯設計的成熟品質感。
除了不錯的做工外,B面這塊屏幕也有不少亮點,16寸的大屏結合左右5.1mm的超窄邊框,在筆記本上少見的擁有極佳的視覺沉浸觀感。
這塊16.1寸屏幕采用了1080P的防眩光IPS霧面屏,擁有100%的sRGB色域覆蓋,色準和可視角度方面都有不錯的體驗,我最不喜歡大尺寸的鏡面屏反光干擾,當然也不是否定鏡面屏幕,小尺寸設備甚至手機上的鏡面表現依舊優秀,而在大尺寸筆記本上的霧面屏相對更適合多樣化的場景使用。
更重要的,這還是一塊144Hz的高刷電競屏幕。就沖這點,這幾天無論是游戲娛樂,還是日常頁面滑動等**作下來,那叫一個絲滑。這里也回應大家關于屏幕分辨率的疑問,作為這兩年用過10多款筆記本的我認為,1080P+144Hz是電競娛樂和日常使用的可靠組合。2.5K或者再高的屏幕加上144Hz的高刷,會加重性能負荷,影響畫面幀數和流暢度。
在這16寸的本子上做圖形設計,相比常規的14寸筆記本的視野更開闊,也不那么容易疲勞。而且相比于小尺寸高分屏來說,這個16寸下的系統縮放比會讓人更舒適一些。
電腦應該是現代人人用眼最多的設備之一,無論是辦公生產力,還是休閑娛樂場景,一塊好的屏幕還應該考慮到用眼健康方面,這臺筆記本還通過了德國萊茵低藍光認證和國家眼科診斷與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證,而且它的護眼模式下,其實還可以再微調冷暖色溫,做到既護眼又照顧觀感喜好。
這次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把攝像頭重回了屏幕頂部,相比以往在鍵盤底部的設計,可以提供更好的視角。
即便在16寸的本子上,依舊可以在C面看到榮耀統一體驗堅持,并不像其它筆記本做縮小按鍵來塞入數字小鍵盤。而是照顧更多用戶的基礎鍵盤區間做了全尺寸按鍵設計。同樣,因為沒有小鍵盤區域占用,字母鍵盤是左右居中設計,在筆記本上左右手打字和面對屏幕會更符合人體工學體驗。鍵盤左右兩側還有搭載2W陣列式揚聲器,比起常見于鍵盤底部邊緣的揚聲器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出聲條件和聽感。
如果要吹毛求疵的話,就是這左右兩側揚聲器面蓋與鍵帽高度落差不大,左手邊緣靠在揚聲器面蓋邊緣會誤以為是最左邊的一列鍵帽,進而讓我輸入內容會有幾次偏移按錯的失誤,好在過了一天就適應了。另外,這孤島式鍵盤的鍵帽質感和星空灰的金屬C面相得益彰,是高端筆記本的體驗感。
我承認還是蠻喜歡之前榮耀筆記本鍵盤上的按壓式攝像頭設計,原本擔心這次攝像頭重回屏幕頂部后的隱私問題,但看到F8上的這個攝像頭禁用鍵,就知道榮耀依舊考慮了用戶這方面的擔憂,依舊可以快捷禁用攝像頭。而且攝像頭在工作中,右邊還有指示燈亮起,隱私困擾在這里依舊不存在。
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上面這個指紋電源二合一鍵設計是個亮點,融入在揚聲器面蓋,清爽舒適,毫秒之間就能完成日常解鎖。并且它還與BIOS深度優化,在按壓電源鍵啟動的同時,指紋信息即被緩存,在windows登陸驗證界面會自動識別并進入系統。其還也具有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逐步適應用戶的指紋,越用越順暢。
為了保證這臺筆記本的性能穩定釋放,除了強悍的散熱系統外,其標配的Type-C口電源適配器功率達到了135W。體積也比我以往用的常用65W快充頭有所增加,但即便如此,依舊比常規的三段式的電源適配器要便攜一些。
細看這款充電器,一共支持5V/3A、9V/3A、12V/5A、15V/5A、20V/4.7A、20V/6.75A這6檔輸出。可以一個充電頭直接滿足了手機、平板、筆記本的充電需求。出門可以少帶很多充電頭了。
一直以來,都希望能有一款代替臺式的輕薄本,又希望盡可能接近臺式性能和大屏觀感。看著這款輕薄的銳龍本,相信你我都很好奇它的實際性能表現,慣例,接下來會通過跑分和真實場景測試來一探究竟。
不怎么喜歡跑分,但跑分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配置性能,先用大眾喜聞樂見的魯**(5.21版),綜合得分為540535,也輕松獲得了吃雞認證。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我家里先前在用的一臺某頂配版筆記本(i7-10710U+ MX250)僅有它的一半成績。
處理器采用7nm制程工藝的AMD Zen3架構銳龍H系列芯片——AMD銳龍7 5800H, 8核16線程,最高睿頻可達4.4GHz。通過Fn+P快捷調起高能模式,使用Cinebench(版本R23)可以看到5800H的單核得分1435,多核得分11632。均比起我前段時間測過的5700U有著不少的提升。
NVIDIA? GeForce RTX? 3050顯卡可以說是這臺本子的最大亮點和增值項。使用3DMARK,在DirectX 12基準測試的Time Spy分數達到了4916。而在在DirectX 11基準測試的Fire Strike分數為10911,在這塊3050獨顯的加持下,相比以往的5700U集顯版筆記本有著數倍的提升。
在兩輪跑分之后,使用**熱傳感工具看下熱量分布,當前室溫27度,在B面與C面轉軸處可以明顯看到散熱殘留,C面最高溫度約為38度,表面僅僅算是溫熱級別,并不燙手。其散熱和功耗的處理能力著實優秀。
前面的跑分和數據對于很多非專業群體來說依舊不夠直觀,那么還是回到最簡單直接的測試辦法,玩游戲。 R7 5800H+RTX 3050的組合,原神可以放心的開到最高畫質,至少目前幾天我在各場景下還沒遇到過卡頓。
當然,只玩原神還不能真正發揮這臺電腦,尤其是它那144Hz的電競屏。試了我另一款經常玩FPS游戲,CS GO**全開,這是我以往在筆記本上難以見到的流暢感。在筆記本上游戲娛樂的性能瓶頸不再。
當然我入手它可不僅僅是打游戲,在日常體驗中,性能提升的感知夠不夠強烈是我最關注的。前段時間在重新下載至今仍在連載的哆啦A夢新番,我從2005年開播開始一集一集下載,下到2006年的第40集,發現找不到720P資源,唯一能找到的只有一個480P的RMVB資源。于是乎我找到了一款AI修復畫質的軟件,打算先修復到1080P。據說它非常吃配置,尤其是顯卡。我之前一臺某頂配版筆記本(i7-10710U+ MX250)預計轉換時間需要近8小時,1.82秒才能優化修復1幀,我轉換了開頭就放棄了,太耗時,中途指定會卡掉。而我在這臺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修復轉換相同內容僅耗時50分鐘,0.19秒就能修復1幀。速度快了9倍,日常作圖渲染視頻自然不在話下。
有了NVIDIA RTX 3050這張高性能獨顯還能實現更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NVIDIA出的AI繪圖軟件終于運行點進去了,左邊用不同素材筆刷如同幼兒園小朋友一樣隨便畫幾筆,通過3050顯卡實時運算之后就會在右邊預覽處顯示出模擬自然環境的風景畫面。家里人都玩的不亦樂乎。這款軟件的運行要求是RTX顯卡才行,但有很多人的RTX 10系列,20系列也沒法用,看來NVIDIA這款軟件對自家顯卡要求也很苛刻。可以說,這款軟件相當于性能檢測器,能運行并正常使用起來的電腦性能絕對OK。
嚴格來說,榮耀并不是傳統的PC計算機廠家,所以它在做電腦硬件的同時也會兼顧打通軟件生態的體驗。就算沒用過榮耀的小伙伴也有不少知道它家筆記本都有一個基于NFC識別連接的Magic-Link功能。但這臺筆記本卻有些不一樣,并沒有采用NFC標貼式的Magic-Link連接點,而是直接把連接處放在了筆記本觸控板內,好處顯而易見,更容易找,也不怕以往的NFC標貼不小心撕壞的尷尬。
當手機和電腦多屏協同下,電腦可以直接同步顯示并**作手機的界面,都不用等Windows11就提前打通Windows和Android的軟件生態。現在你可以直接在電腦更方便的打開手機里的文件與圖片,并支持一鍵拖拽到筆記本來完成傳輸。在電腦刷朋友圈和一些移動端獨有APP都能輕松實現。不能說市面沒有其它模仿者,但能將手機和電腦聯動**作整合到如此深度的真的是獨一份。都打算再入手一臺它家的平板,據說榮耀平板和電腦協同也有不錯的體驗。
由于工作原因,經常會在不同地點辦公幾天,每次都是筆記本出門,資料遠程存NAS,回來再切回臺式機使用。但用了幾天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我能改變以往筆記本和臺式頻繁切換的習慣,得益于R7 5800H+RTX 3050的組合,較為吃的配置大型游戲和視頻渲染等**作都在這臺筆記本上能夠勝任,也有媲美游戲本的高刷屏、輕薄本的體積、獨有的多屏協同優勢。無論是在外還是在家都已經直接成為我的主力機。如果你也是一名對筆記本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生產力用戶兼游戲發燒友,但不喜歡游戲本夸張厚重的設計,那么這臺全新榮耀MagicBook 16 Pro也會是你不錯的選擇。
本文原作者為陳葦杰,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葦杰,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40927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