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楊元慶代表關注中小企業發展 數字化轉型助力打造“專精特新”由五五不是風由網絡上轉載而成
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在3月5日發布的2022年兩會《**工作報告》中,“數字經濟”再次成為報告關注重點,“中小微企業”尤其成為本次報告關注的重中之重。
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建設整體布局,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
報告多次從各個維度闡釋對中小微企業的重點幫扶:減稅降費上,“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金融支持上,“擴大**性融資擔保對小微企業的覆蓋面,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具體執行中,“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以數字化路徑賦能中小企業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是壯大**中小企業發展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通路之一。近年來,中小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作已初現成效。根據工信部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監測顯示,我國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兩化融合的水平分別從2017年的49.2%和38.1%,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
對于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在2月28日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要著力增強企業數字化能力;就具體目標而言,要在2022年年底為10萬家以上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業務上云。

數據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如何進一步激活國民經濟“毛細血管”,更好地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今年的兩會,多份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都關注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內容涉及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金融支持和服務、深化區域營商環境改革等多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創新力,多位代表委員提出建設性思路。
“中小企業不僅是產業鏈供應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對就業、民生等問題都影響重大。”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指出。他強調,大型行業企業應當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帶動和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尤其是幫助好、服務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成為“**冠軍”和“配套專家”。
全國政協委員、360創始人周鴻祎也提出,鼓勵和支持大企業以創新輕量化產品、SaaS服務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業在認知、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推動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全國人大代表、森馬服飾董事長邱光和則就積極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給出了四點建議,包括給予專精特新企業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大力發展優質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拓寬企業融入產業鏈渠道以及建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平臺。
毫無疑問,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工程。
近年來,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意識在逐步加強,但數字化轉型是龐大的系統性工程,中小企業往往存在專業能力不夠、內外部資源不足等問題,面臨“不會轉、不敢轉”等多重挑戰。因此,大部分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探索期。
在此過程中,大企業的示范引領和服務支撐就尤為重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特別指出,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臺、行業龍頭企業等立足自身優勢,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能力,幫助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難點是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創造條件要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王一鳴指出,通過供應鏈,龍頭企業的數字化平臺可以向中小企業開放,進而降低成本,幫助中小企業參與到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
回應產業關切,擔起代表職責。針對此種情況,本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交了《關于用數字化轉型推動更多中小企業邁向“專精特新”的建議》。他建議:第一,**和相關協會共同建立“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指數”,為評估中小企業發展水平提供科學依據。這樣有利于相關部門更好地把準不同行業與區域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更高效地幫助中小企業“補課”;第二,構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評估咨詢、培訓與資助方案,切實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會轉、不敢轉”的問題;第三,科學精準制定幫扶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完善信貸支持政策、暢通市場化融資渠道等。
從企業自身來說,聯想集團不僅跟國內的中小企業供應商共建了數字化管理平臺,幫助他們實現數字化轉型,還通過積極采購高精尖技術、零部件,聯想創投投資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聯想集團通過數字化培訓等多種途徑,積極為中小企業培育數字化人才
據悉,2021年,聯想集團850家全球生產制造類供應商中,近70%為**供應商,其中中小企業約220家,占44.5%。聯想集團供應產業鏈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共計35家,其中單項冠軍企業15家,單項產品冠軍7家。通過資金支持、市場開拓、數字化賦能的方式,聯想集團積極培育生態圈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尤其是涉及產業鏈中的關鍵產品、核心技術和重點環節的中小企業。
基于自身多年的數字化轉型實踐和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痛點的充分調研,聯想集團自2021年初,先后發起“中小企業光速成長計劃”、中小企業數字化幫扶萬家工程等項目,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知識培訓、免費方案設計、數字化啟動資助,開啟培養數字化轉型人才行動。其中,中小企業數字化幫扶萬家工程提出了幫助中小企業培養1萬名數字化人才的短期目標和實現百萬人才培養的中長期目標,通過人才培養打造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模式,助力國家產業數字化進程。

聯想集團與**中小企業協會共同啟動“中小企業光速成長計劃”
此外,為讓中小企業更直接、便捷地體驗通過數字化實現降本增效,聯想還打造了一站式可訂閱服務平臺-聯想百應,以及包括聯想企業購和智商務融合店在內的立體式渠道通路,同時結合自身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經驗,務實地幫助每一家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中最具創新活力的“細胞”,構筑起國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壯大,關系著**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數字化轉型作為中小企業競爭力提升和發展的必修課,未來也將助力更多中小企業邁入“專精特新”行列,助力**經濟行穩致遠和高質量發展。
+++
本文章由五**是風網絡轉載而成 如有侵權 請聯系站長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五五不是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40926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