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天璣8100+80W+獨顯?Realme GT neo3發布,米粉緩緩打出一個問號》來源于:由作者:陳胤純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天璣8100的性價比,可以說是驚艷了整個數碼圈。然而就在我們
天璣8100的性價比,不妨說是冷艷了所有數碼圈。但是就在咱們覺得k50是2000元價位的“焊門員”的功夫,半途遽然殺出一個程咬金,那即是realme gt neo3。
用一句話來刻畫這款產物,即是盧偉冰被“射門”了。realme gt neo3規范版同樣搭載天璣8100處置器,6gb+128g本子也同樣是1999元起售,性價比徑直對標redmi k50。然而在我可見,兩款產物之間沒有上下之分,更多的是**上的辨別。
開始,realme gt neo3沒有和k50一律分為三個擺設各別的本子,而是全系列沿用天璣8100處置器+lpddr5+ufs3.1,而且還搭載“獨顯芯片”,不妨實行玩耍插幀優化。它只是只分為兩個本子,規范版是5000毫安+80w快充,鞏固版是4500毫安+150w快充。
以12gb+256gb本子為例,鞏固版的價錢只是只貴了200元。realme gt neo3不妨讓你用較低的價格,用上更快的快充。更要害的是,盡管是規范版,仍舊鞏固版,快充都比擬k50、k50更強少許。不得不說,這款手機的**特殊精準,它勝利地讓米面發端感觸糾結。
其次,realme gt neo3沿用了一塊6.7英尺的oled屏,扶助120hz刷新率+360hz觸控率。這是一塊類鉆排柔性直屏,限制峰值亮度不妨到達1000nits,屏幕本質傳聞簡直到達三星e4屏的程度。
但這塊屏幕的辨別率惟有1080p,這也是它比k50更弱的場合(k50是三星2k直屏)。然而,realme gt neo3用上了屏下螺紋,而k50是全系列側面螺紋,這內里又有少許巧妙的辨別。
第三,realme gt neo3用的主攝是imx766,而且有ois光學防抖加持。而k50的主攝是imx582,同樣有ois光學防抖。imx766是1/1.56英尺大底傳感器,而imx582的傳感器尺寸惟有1/2.0英尺。
拋開廠協商調動校程度不談,就**只看硬件,imx766的進光量更大,成像本質更好。固然imx766不是什么旗艦級主攝,和三星gn2這種頂級傳感器沒法比,然而吊打imx582是毫無擔心的。
其余,realme gt neo3在局部參數上有所超過,比方k50的vc均熱板表面積是3950mm2,而realme gt neo3是4129mm2。然而這點差異,在本質運用中是很難發覺到的。天璣8100從來即是一顆高能效神u,哪怕不堆散熱也沒多大感化。
realme gt neo3頒布后,米面們漸漸打出了一個問號——k50的位置猶如發端有些平衡了?本來在黑貓部分可見,兩款天璣8100各有上風。realme gt neo3的上風在乎相機、快充,而k50的上風在乎三星2k直屏——這種級其余屏幕,可一點都不廉價。
即使讓你選的話,你會買哪一個呢?歡送瓜分你的看法。
正文原作家為陳胤純,連載請證明:根源!如該文有不當之處,請接洽站長簡略,感謝協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胤純,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32923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