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使用一周后的心得總結:MacBook Pro 2021 16寸的改變分享》來源于:由作者:陳韻州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薩瓦迪卡,我是善生。
今天繼續Apple系列,MacBook Pro
薩瓦迪卡,我是善生。
即日連接apple系列,macbook pro 2021頒布后,我按例沖了首演。
由于客歲買的m1 macbook pro是13寸,以是本年就沖了16寸。并且比擬14寸,16寸再有140w的pd 3.1充氣規格。這是行行業內部第一次商用面市,屬于將來已來了。
前幾天apple恭請我加入了個震動,這臺mac也被擺在了很醒目的場所上。
正文就來聊聊2021款的凡是領會,以及從13寸 m1 macbook pro換過來是什么發覺。
尺寸和屏幕變革開始是尺寸。
16寸真的比13寸大了許多,固然買的功夫就做好了思維籌備,但收到功夫仍舊有些勝過預期。
合蓋看一下,這代m1 pro比擬intel本子略重了一點點,但比13寸的m1然而重了很多。
尺寸變革,引導我的內膽包、單肩包、雙肩包十足滅門,16寸的包市情可選也特殊少。雙十一買了幾個包,等收到再來曬吧。
但更大的屏幕,比擬13寸可視表面積大了很多。不管是像片、視頻處置,哪怕是看網頁都要爽了很多。
我和很多人一律,買之前很糾結2021款的劉海屏,總感觸有些接收不許。
然而說真話,在我用一周后仍舊實足風氣了。究竟窄邊框即是公理,更加是頂部邊框,2021款窄了特殊多。
我試驗用topnotch湮沒掉劉海,把所有頂框形成菜單欄,讓劉海消逝。然而又感觸不符合了,差異我仍舊更愛好帶劉海的窄邊框。
我放兩張比較圖,爾等該當就能感遭到了。
和13寸的macbook pro放在一道,相反會有一種ipad mini 5和ipad pro一道的既視感。以是我感觸劉海并不是題目,買之前線總指揮部會糾結,但用上之后你會忽視掉的。
再來比較下厚薄,比擬13寸的m1厚了很多,你以至能看到少許powerbook g4的影子。
反生人的touchbar畢竟消逝了,回歸到了平常的f區。真的是喜大普奔,touchbar的安排沒題目,場面又極富高科技感,但它融洽用并不沾邊。
接口變革這次21款macbook pro一改常態,該給的接口一個不少。
想要sd讀卡器和hdmi?蘋果十足都給了,以至還搭了一個magsafe磁吸接口。
雷電接口所有是三個,左1右2。之前intel本子是4個雷電口,這次被magsafe擠掉了一個。
magsafe也不妨看作一種回歸,在iphone扶助之后,macbook系列變得瓜熟蒂落。
充氣變革這次macbook pro 2021 16寸首演了pd3.1充氣規格,這是將來行業的興盛趨向,以是也是我當機立斷買16寸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因為。
暫時仍舊看到行業發端跟進,不少廠家仍舊在籌備pd3.1充氣器的出貨,斷定很快就不妨看到。
和左側100w充氣器比較一下,蘋果這款140w劈山始祖體積仍舊要大少許的。
順手拿出來幾個我常用的100w比較,蓄意將來第三方140w充氣器面市的功夫,不要比100w大很多。
犯得著提防的是,想要到達最大功率,必需運用magsafe充氣的情勢。實地測量運用原裝140w充氣器供電,27.87v/4.91a,功率到達了137w。
運用雷電接供詞電,功率在95-96w安排,也即是說pd3.1充氣器向下兼容pd3.0。
第三方100w pd充氣器,走雷電接口也不妨輸入95w安排。
只假如100w pd和議的充氣器/挪動電源,都不妨平常拉手。
外接擴充這次m1 pro / m1 max,比擬我客歲用的m1,除去**都領會的性能炸裂除外,更明顯的變革是畢竟扶助了多表露器擴充。
客歲m1只能扶助一臺表露器輸入4k 60hz,此刻m1 pro扶助6k 60hz*2、、m1 max更是扶助4k 60hz*1+4k 60hz*1的表露器擴充。
以是我的m1 pro,就不妨外接兩臺4k 60hz表露器了。
外接表露器的采用本年調換了更大尺寸的macbook pro,外接表露器天然也要大起來。
我提早籌備了明基的pd3220u,來和大前年此后從來運用的pd2720u構成雙顯陣列。
體例匯報里,也不妨看到兩臺外接表露器都運轉在4k 60hz。
我從來在說雷電3表露器的簡單,一根線即可實行音視頻、數據、供電的傳輸。
之以是采用明基的pd3220u,我大略領會一下。
暫時市情上合流的雷電3表露器,無外乎即是明基pd3220u和停產了的pd2720u、lg 27md5kl/24md4kl-b。
lg的題目是產物太老,邊框太寬簡直下不去手,27寸的尺寸我也用膩了。
以是綜上,明基pd3220u本來是我最符合我的。32寸 雷電3 4k辨別率,四邊超窄邊框,純面板表面上看和display xdr再有些好像,也扶助vesa支架和回旋。
但有一說一,明基這個底座安排許多年沒變過了,我也有些審美勞累了。
雷電3表露器的上風,一根線接入macbook pro即可搞定十足的數據傳輸。
表露器除去電源,只插一根雷電纜就不妨了。
我外接的pd3220u和pd2720u都是雷電3表露器,都帶有兩個雷電3接口,一個下行一個下行。
macbook pro一根線到pd3220u,下行接口再出一根雷電3到pd2720u,實行了雷電3菊花鏈貫穿。
在雷電擺設樹里,也不妨看到外接情景。我這是先接了一個雷電3擴充塢,而后下行到pd3220u,再串聯到pd2720u。本來終局的pd2720u還不妨連接往下串聯,這即是雷電菊花鏈的魅力。
固然2720u仍舊停產了,新上的是pd2725u。
以是雷電擺設,貴是有貴的原因的,真的利害常好用。
32寸+27寸,兩臺4k 60hz擴充,仍舊實足不妨滿意凡是所需了。
底下放上pd3220u的嘗試數據。
掩蓋了100%的srgb色域、86%的adobergb色域、97%的p3色域。
表露器燈光2.2,和規范燈光弧線特殊逼近。
最大亮度239nit,這點我感觸大概是獨一的短板。然而我用下來倒沒感觸掣肘,室內非強光下運用是夠用的。固然我也蓄意下一代,明基不妨把面板的亮度提上去。
出廠狀況未校色,△e僅為1.14,顏色展現會很精巧。
固然即使估算有限的話,也不妨采用慣例表露器。直連hdmi大概買個u**-c擴充塢都不妨,但要提防能否扶助4k 60hz。
明基pd2700u也是一個好采用,我家里放的即是這臺。
4k辨別率、三面窄邊框,出工廠和學校色,△e不妨做到≤3。即使拿來修圖做安排的話,也不必二次校色了。
配件新買的配件還沒回顧完,先聊幾款我感觸不錯的吧,精細的會放在反面的配件指南里說。
開始是支架,這倆支架都不是新買的,是我用了很久的了。twelve south 十二南的支架,該當是暫時行行業內部最佳的了,apple官網也有售。
twelve south curve蘋果官網售價428,以是貓店更廉價少許。
這是一個電腦的增高支架,口角兩款。我更愛好這個白色,很有風格。
全鋁合金材料質量一體成型,完全的弧線特殊美麗,也適合蘋果的極簡作風。究竟twelve south即是做apple配件發跡的,朋友家的產物都很有蘋果的調性。
凡是不妨合蓋放上,而后外接屏幕。
也不妨開蓋運用,觀點升高,比徑直放在桌面臨脖子和視線更和睦。
這款支架我用了很久了,不管是配飾仍舊弧線,都特殊完備。固然價格會貴少許,但和百十塊錢的廉價貨不是一個品位的產物,趁著雙十一震動不妨買個試試。
twelve south bookarc這款蘋果官網也有售,價格是499.
貓店會更廉價,也有震動加入。
這個支架是我最早用的,重要對準合蓋外接屏幕的需要場景。全鋁合金一體成型,**是硅膠插件。這個插件在包裝里自帶三款各別尺寸的,不妨按照你的mac尺寸自行調換。
16寸的macbook pro放上去也不妨撐的住,外接表露器大概擴充塢就不妨平常運用了。
提防看在邊際局部還做了cnc高光切邊,詳細很充分。
即使你外接表露器運用的話,這種支架本來是一個好采用。最大幅度儉樸桌面占用,并且豎置的mac也仍舊場面。
staechi x2 **藍牙鍵盤之前有同窗問,有沒有蘋果magic keyboard的平替引薦,satechi這個該當是最符合的。
比apple廉價,完全安排作風趨于普遍,也是全非金屬+超薄的安排思緒。
24寸imac的鍵盤也是這種安排,固然價格會貴上很多,多了touch id。
satechi這款分x1、x2、x3三款,辨別即是能否帶小鍵盤,以及按鍵的構造陳設。
我選的是x2,也即是帶小鍵盤但目標鍵和功效鍵做了最大水平的簡化,進一步減少鍵盤體積。
10級背光可調,徑直適配mac,常用趕快鍵也都完備,四組藍牙擺設扶助趕快切換。
固然削減了體積,但數字鍵和目標鍵仍舊保持了。
手感比magic keyboard的鍵程略長一丟丟,在長功夫錄入的情景下,會比magic keyboard更輕快少許。
比較下大f的87鍵,不妨看到尺寸差不離,但多了數字鍵。即使你對數字鍵有需要,又不想占用太多桌面空間,那這款即是最預選。
歸納性能就不聊了,**也都領會了。運用發覺上,不管是圖片仍舊視頻處置,縱然是m1 pro,也要比我客歲買的m1強了很多。
固然本來對我來講,m1差不離也夠用了,無非是外存占用高少許。但m1 pro / max除去性能,接口的便當、外接表露器數目提高、充氣功效提高之類,這也是很犯得著晉級的點。客歲m1只能外接一臺表露器,悲催的只能其余隨航一臺11寸的ipad pro,運用上就比擬委屈。
至于promotion高革新率嘛,我是沒什么發覺,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局部因為也是macos動畫做的太過絲滑。
比擬客歲特殊平靜的m1,m1 pro鮮明能發覺到熱量,但仍舊極逆耳到樂音。以是即使對散熱比擬留心,那仍舊倡導支架運用。續航上面我沒嘗試,但直觀要比客歲m1弱少許。
至于16寸和14寸如何選,我激烈倡導你梳理一下本人的運用場景,而后去店里看看16寸的體積和分量。
即使是intel 16寸換21款16寸,那沒什么題目,即使是其余尺寸就要衡量一下。
我此刻面對的題目是市情上買不到符合的內膽包、單肩包,要么又大又沉,要么又緊又難拿。
比方剛回顧的這個native union內膽包,16寸并不是嶄新適配的,以是塞進去就很難拿出來…客歲用的13寸就沒題目。
以是這臺13寸的m1,我就純出勤運用了。極了輕浮+超長續航,也特殊應景。
而后就釋懷等來歲的imac革新+m2 air雙持了,蓄意不會等太久。
ok,基礎即是如許了。
拜了個拜…
正文原作家為陳韻州,連載請證明:根源!如該文有不當之處,請接洽站長簡略,感謝協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韻州,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323351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