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虛擬貨幣“退燒”,顯卡終于降價了?》來源于:由作者:陳海龍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關注半導體/數碼/電子產業商情熱點
這是第 201 篇資訊
V訂閱號:搜芯易 2021年第一季度,有超過7
關注半導體/數碼/電子產業商情熱點
這是第 201 篇資訊
V訂閱號:搜芯易
2021年第一季度,有超過700,000片GPU賣給了虛擬貨幣“礦場”。
根據研究機構JonPeddie(以下簡稱JP公司)的報告,它們研究了2021年以來,加密貨幣開采與AIB(附加板)產品銷售的關系。發現,顯然這場盛宴中收益最高的就是顯卡巨頭們:AMD、英偉達,以及它們的AIB業務合作伙伴,利潤可謂極其豐厚。
GPU廠商與炒幣“共舞”
這家咨詢公司粗略做了個統計,在2021年第一季度出貨的顯卡中,大約有25%落入了急切等待著的加密貨幣礦商、以及那些覬覦差價暴利的二級市場投機者手里。這批顯卡的數目大約在70萬個左右,包含了高端和中端檔次的游戲顯卡,市場總價值高達5億美金。
JP公司從1985就開始**AIB的出貨,它們假設那些重度依賴顯卡的礦場都會專門采購顯卡,同時,還有一些零散的臨時“礦工”,可能會自行采購一套完整的軟硬件來開采。
當時它們發現AIB與PC的附著比率大幅下降,最低甚至只有25%,但其后最終反彈到了50%。JP公司還設定了一個公式,來衡量和比較礦場電腦和非礦場電腦在AIB附著率方面的差異。
二手市場倒賣火爆
當然,目前全球都在面臨元器件的緊缺,所以這個統計預測模型肯定不如以往精確了。目前在市場上充斥著黃牛、“礦工”們雇傭的機器人,在買到一手顯卡以后轉身就去eBay賣掉( yiqiongl)。
不過,加密貨幣的礦老板們并不是顯卡大幅漲價的唯一原因,**帶來的大封鎖影響居多,很多工廠暫時關閉,導致供應鏈的中斷。眾所周知,自**以來,顯卡組件,比如GDDR6存儲芯片、穩壓器、電容器和其他部件的價格一刻不停上漲。JP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還測得了高達70%的漲幅。
盡管芯片制造商做出了努力(或者像AMD的兩頭賺策略),顯卡仍然在全球很快銷售一空,僅存的那一點點庫存零售價則高得離譜。Newegg經常通過其洗牌程序,以比出廠價高出50%甚至更多的價格出售顯卡。二手市場更糟糕,部分熱門GPU的售價比出廠價高出2倍至3.5倍。
不過,GPU廠商們對此態度曖昧。
從顯卡廠商來看,AMD和Nvidia對加密貨幣挖掘采取了不同的立場。首先,AMD在消費者使用其RDNA2(大導航)顯卡方面沒有任何設限。而英偉達則采用“兩分法”,一方面,推出了專用于以太網和加密貨幣挖掘的專用處理器CMP系列,同時,在其大部分GeForce RTX 30系列(安培)的顯卡上,部署了反挖掘限制器。比如在RTX 3060、RTX 3070和RTX 3080顯卡上都搭載了哈希碼限制器,而RTX3060、RTX3070和RTX3080正在逐步淘汰,并被LHR(精簡哈希碼率)變體所取代。
虛擬貨幣“降溫”,GPU漲幅受抑
除了JP公司以外,不少機構也在關注GPU價格指數的變化,還有人手動統計eBay的歷史價格信息,看看市場對GPU的不合理高價是否買賬。目前大家發現的是,ebay上的顯卡價格與以太幣的開采利潤有很強的相關性。但在5月初的大幅上跳之后,以太幣的走勢基本已經穩定下來。
隨著采礦難度的增加,虛擬貨幣的挖掘利潤也慢慢降低,礦工們購買顯卡的熱情也開始降溫。。自2021年2月以來,各款GPU的價格漲勢已經首次出現了放緩,甚至有價格回調趨勢。(當然也有例外的型號,比如RX 6900 XT,從5月中旬以來小幅上漲1.3%)
最近市場上新推出的RTX3080Ti和RTX3070Ti,也有可能是顯卡價格開始下調的原因之一。這兩款英偉達GPU都設置了哈斯限制,特別是3080,在推出后銷量可觀。盡管沒有很多歷史數據,但這兩款顯卡的零售價大大高于出廠指導價。
好消息是,目前eBay上幾乎所有GPU(除了6900 XT)的價格都下降了。有趣的是,RTX3060 Ti、RTX3070和RTX3080跌幅靠前,3070下跌近10%,另外兩張跌幅超過10%。這三款GPU目前都采用LHR (精簡哈希率) 發貨模式,以往更高的哈希率變體款正在被淘汰。現在只有RTX3090維持著原有的哈希率,所以它的價格跌幅很小。
在跟蹤了過去幾個月的GPU價格和加密貨幣利潤的關系后,我們發現“一切皆有可能”才是最恰當的總結。至少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如此之大,以至于看起來下降或上升趨勢的可能會很快逆轉。但是現在,價格和盈利水平看起來終于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了。
(powered by 搜芯易)
央視再警告安全漏洞:“完全不用你的配合,就能刷空你的銀行卡”
本文原作者為陳海龍,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海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30520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