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華為Mate50曝光:自研5G基帶+國產14nm堆疊工藝,性能上喜憂參半》來源于:由作者:陳曉譽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今年華為的 Mate50 系列沒有如期發布,這背后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由
今年華為的 Mate50 系列沒有如期發布,這背后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由于芯片和 5G 方面的限制,華為的處境異常艱難,旗艦的 Mate 系列和 P 系列也都沒有正常更新。不過華為并不打算放棄手機產品,下一代的 Mate 和 P 系列依舊會有,只是在配置上會進行較大的改動。
近日,業內人士曝光出華為 Mate50 系列和 P60 系列的關鍵參數信息。在 Mate50 上將使用國產自研的 5G 基帶,來讓新機支持 5G 網絡。畢竟在這個千元手機都已經標配 5G 網絡的今天,一款旗艦產品依舊支持 4G 是說不過去的,上一代的華為 P50 系列也因為 4G 的缺失被不少用戶詬病。
在核心的處理器上將和 P50 的策略相同,華為 Mate50 系列將同時使用麒麟 9000 和高通雙平臺。不過麒麟 9000 已經停止生產,在之前的產品上也使用了很多,所以在新產品上數量不會太多。不過好處是可以使用國產自研的 5G 射頻芯片,而高通版本將依舊僅支持 4G 網絡。
完全自研的處理器幾乎是華為的唯一出路,華為新旗艦將使用 14nm 國產工藝堆疊工藝制造,通過增加更多的晶體管數量來換取更高的性能表現。不過也正是由于多層堆疊,這顆國產處理器的散熱表現可能不會太好,高性能狀態下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國產的 14nm 堆疊工藝和業內使用的 5nm 和 4nm 的工藝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新麒麟的處理器成本也非常高,并且最終的量產也不是很順利,無法做到大批量生產。所以反映到華為新機上就是價格上,爆料人士稱采用華為新麒麟處理器的華為 P60 的價格將接近五位數,售價在萬元左右。
縱觀近十年的手機市場,無論是小米、vivo 還是 OPPO 都清一色的使用高通芯片作為旗艦產品的標配,只有華為早在 2013 年發布的 P6 上就使用了自研的海思 K3V2,這也是麒麟芯片的前身。經過數年的發展,最新的麒麟 9000 在綜合性能上終于超過高通驍龍 888。
完全自研的新麒麟芯片雖然在性能上不如行業同級產品,價格上也沒有任何優勢,但這是華為能選擇的一條無比正確的道路,雖艱難亦要向前。在芯片領域,國產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為新麒麟的到來也讓國產芯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文原作者為陳曉譽,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曉譽,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1244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