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來源于:由作者:陳識霈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蘋果公司(AAPL)盤中股價一度觸及182.94美元,總市值達到30013.14億美元,成
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1月3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蘋果公司(AAPL)盤中股價一度觸及182.94美元,總市值達到30013.14億美元,成為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市值曾經超過3萬億美元的公司。
蘋果為什么能夠成為今天全世界上市公司市值規模的“天花板”,個中原因耐人尋味。這其中,除了時隔6年重返**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行榜第一等原因的**之外(來自知名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2021年10月統計數據),凈利潤率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參考指標。
據蘋果2021財年(2020/10-2021/9)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蘋果營收達到3658.17億美元,凈利潤高達946.8億美元,凈利率則為25.8%,再度坐穩“世界最**公司”的寶座。
25.8%的凈利率是怎樣一種存在?我們可以看一下近年來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上,與蘋果競爭最為焦灼的國產品牌小米。在最近的兩個季度里,雖然小米在出貨量上曾經完勝過蘋果,一度排名世界第二,但縱觀2021財年,小米凈利率只有3.7%,不足蘋果的零頭。
有人可能會說,雷軍早先定下的5%硬件綜合凈利率紅線,鎖定了小米的凈利潤空間,但是,即便我們翻看LVMH、愛馬仕這樣的奢侈品公司財報,蘋果25.8%的凈利潤依然有過之而不及。公開數據顯示,2021財年,LVMH和愛馬仕凈利潤分別為11.3%和21.3%,與蘋果相比,差距客觀存在。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蘋果超乎尋常的凈利潤率來自很多方面,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蘋果對工廠和供應鏈的把控。來自海外媒體最新的消息是,蘋果已開始在鴻海集團(富士康)位于印度清奈市(Chennai)的工廠試產 iPhone 13,預計于 2022 年 2 月在印度生產新機,用于印度國內及海外市場;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兩年里,蘋果已經把9條生產鏈悉數搬到了印度……
眾所周知,印度相對低廉的用工成本對保持蘋果的超高利潤大有幫助。因此,當蘋果在印度市場大舉布局工廠和供應鏈之時,不少與蘋果息息相關的**本土供應鏈企業正在經歷一次脫胎換骨式的考驗。去年**報道中關注的“蘋果剔除34家**供應鏈企業”事件就是一則前車之鑒。
據報道,在2021年二季度,蘋果在**市場大賺961億元**幣,收獲不菲;但是,幾乎在同一個時期內,蘋果突然跳出合同,將34家**本土供應鏈企業剔除出采購序列,甚至沒有留給這些企業轉型和發展的時間。在此之后,諸如歐菲光這樣與蘋果合作長達幾年之久的公司,凈利潤暴跌九成以上,市值由巔峰時期的700億元**幣跌去了300多億元,并不得不進行資產剝離和重組。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內供應商企業需要擺脫對蘋果的依賴,尋求更大的發展。華為、小米等在內的國內品牌,也在不同程度上承擔起本土供應鏈的“搶救”任務。去年,小米就曾以成立聯合研發中心的方式,將小米北京亦莊智能工廠的新材料、新工藝、先進制造技術等輸出給藍思科技,以助力后者打造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智能工廠。
同時,在不久前發布的小米12系列手機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提出小米正式對標蘋果,最終一步步超越蘋果,而小米敢于跟蘋果正面較量的底氣來源,除了自研技術創新,還有小米供應鏈正發揮帶動國產供應鏈成長的龍頭作用。據悉,小米12新品當中融入了近60家國產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努力,核心器件國產化水平遠遠超過以往。據悉,在核心屏幕方面,小米12的AMOLED柔性屏就是由國內企業TCL華星光電獨家定制研發而來,這款屏幕不僅通過了國際評測機構DisplayMate A+最高等級認證,還創造了諸多世界新紀錄。
在小米和華為這樣的本土頭部品牌看來,國內手機廠商的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國產供應鏈企業的突破和創新不可或缺。為此,國產手機廠商還走出了產業投資布局的賦能新模式。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年中,小米累計投資超過360家公司,并設立專門的產業投資團隊,重點針對5G相關的射頻器件、人工智能、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先進制造設備等上游產業鏈進行投資建設。截至目前,小米通過產業基金投資了約100家創新科技企業,覆蓋100%手機核心元器件,其中54%已導入合作。
事實上,國產手機品牌盤活本土供應鏈企業的多種嘗試不但非常及時,而且極其必要。從長遠來看,本土供應鏈的蕭條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打擊我們國產手機行業的發展和壯大。由此,一條以小米為首的國產手機品牌產業,對于吸納國內供應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客觀上來講,這一條與蘋果對標、競賽的賽道,很有可能是最艱難的賽道。因為對標上蘋果,就意味著本土品牌要跟極強的公司展開一場較量。雖然以華為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在高端市場和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不小突破,但是未來的種種挑戰依然充滿了懸念。
本文原作者為陳識霈,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識霈,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011516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