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個稅籌劃測算表(個稅籌劃測算表怎么做)

前沿拓展:

個稅籌劃測算表

2002年2月9日國家**《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146號]關于財產租賃所得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稅前扣除有關稅、費的次序問題,明確如下:

個人出租財產取得的財產租賃收入,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應依次扣除以下費用:

(1)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

(2)由納稅人負擔的該出租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

(3)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

[案例1]

2002年8月5日星期一早上,君洋財務服務中心注冊稅務師常健在菜市場碰到以前的老鄰居王大爺,“王大爺,聽說你的孫子要結婚了,什么時候辦喜事?

可別忘了請我吃喜糖喲。“”噢,是常稅務師,這么早你也來買菜呀,我有件事正想找你幫忙呢。“

“什么事?您老說話!”

“是這樣的,你可能還不知道吧,我家的那3間老房子上月初租給別人了,租期為8個月,就是想收點兒租金為孫子辦喜事,現在房子有點漏水,你和建筑維修隊熟悉,等合同到期后請你找維修隊來幫我維修,好給我那孫子結婚住……”據王大爺介紹,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根據王大爺的房屋出租收入減去應納的稅費,及其他相關費用后,核定月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元,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1200元。王大爺于本月7日前向稅務機關繳納了第一個月的個人所得稅。

[籌劃思路] 2002年8月6日下午,君洋財務服務中心注冊稅務師常健請維修隊的技術員經過現場察看與測算,房屋維修費至少要9000元,只需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維修好,本月底前可以完工,不會影響房屋出租。

為此,君洋財務服務中心注冊稅務師常健建議王大爺馬上進行維修,這樣可以節約1800元稅款為孫子辦喜事。并將房屋出租期滿后維修與現在進行維修繳納個人所得稅進行了計算對比和詳細介紹。

[籌劃分析1] 房屋出租期滿后維修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財產租賃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根據王大爺出租房屋收取的房租收入及應納稅費的情況,核定王大爺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元,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6000元×20%=1200元,即在12個月的房屋租賃期內,王大爺總共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1200元×8=14400元。

[籌劃分析2] 現在進**屋維修應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依照個人所得稅法和國家**國稅發(1994)089號文件規定:“納稅人出租財產取得財產租賃收入,在計算征稅時,除可依法減去規定費用和有關稅、費外,還準予扣除能夠提供有效、準確憑證,證明由納稅人負擔的該出租財產實際開支的修繕費用。允許扣除的修繕費用,以每次800元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準予在下一次繼續扣除,直至扣完為止。”

[籌劃結果] 王大爺房屋出租的期限還有近12個月的時間,如果現在動工維修,本月底前房屋即可維修好,假定維修費用為9000元,依照上述規定,這樣在今后11個月的納稅期限內,其維修費用在計算征稅時可全部扣除完,從而節稅1800元。具體計算如下:

房屋租賃期的第2個月至第12個月,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為:

6000元-800元=5200元

每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200元×20%=1040元

在房屋租賃期的第2個月至第12個月內,累計可扣除房屋維修費為:

800元×11=8800元

剩余的房屋維修費(9000元-8800元=200元),則在房屋租賃期內最后一個月中除,即最后一個月應納稅所得額為:

6000元-200元=5800元

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800元×20%=1160元

王大爺在出租房屋12個月的時間內,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應為:

1040×11+1160=12600元

計算結果表明,如果王大爺在房屋租賃期滿后再維修房屋,累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14400元。而現在進行維修,在房屋租賃期滿時累計繳納個人所得稅12600元,節稅1800元。李稅務師特別提醒王大爺,在支付維修費時,一定要向維修隊索取合法、有效的房屋維修**,并及時報經主管地方稅務機關核實,經稅務機關確認后才能扣除。

為了解決學生住宿問題,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為某市內一所大學新建了一棟學生公寓,以低于市場價格租給學生,每月收取租金兩萬元。該公司財務人員不清楚這筆租金要不要繳稅。

《營業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在中華****境內提供本條例的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稅目注解》中另有規定:租賃服務是指在約定的時間內將場地、房屋、物品、設備或設施等轉讓他人使用的業務。可見,該房產開發公司向學生提供以出租房產使用權力為目的的租賃服務,是把房產有償提供給學生作為宿舍的房產出租行為。根據《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第四條規定,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根據《城建稅暫行條例》《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國發(1986)50號]和國務院《關于教育費附加征收問題的緊急通知》的有關條款規定:凡繳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城建稅的納稅義務人,并要按規定繳納教育費附加。

綜上所述,該房產公司取得的學生公寓租金收入應在服務業稅目中的租賃服務依5%的稅率繳納營業稅,依12%的稅率繳納房產稅;依7%的稅率和3%的附加率以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繳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無論我們在什么企業,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是我們會經常用得到的,今天就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個稅的納稅籌劃,趕快學習吧!

個稅籌劃測算表(個稅籌劃測算表怎么做)

(1)六項附加扣除的應用

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比如:公司趙總2019.01月工資收入12000元,扣除起征點5000元,六項附加扣除4000元,五險一金個人負擔部分假設2000元,則趙總當月繳納個人所得稅=(12000-5000-4000-2000)*3%=30元,也就是說月工資12000左右,基本上是零稅負。

如果采用老的個所稅政策,趙總1月份應該繳納個所稅=(12000-3500-2000)*3%=195元

降低稅負率=(195-30)/30=550%

個稅籌劃測算表(個稅籌劃測算表怎么做)

(2)業務提成與獎金的籌劃法

例如:某制藥公司,為了促進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決定每月發放其固定工資3000元,年終對銷售人員實行報酬與銷售額5%比例掛鉤的獎金計提辦法 ,假設銷售人員王某2019年限實現銷售收入400萬元。按公司規定年終應支付給王某400*5%=20萬元的銷售獎金,假設采用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獎勵辦法。則該業務人員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算如下:

①假設該業務員發生差旅費30000元,通訊費14000元,如果該兩項費用在公司報銷,剩余部分現金支付,則其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先確認稅率,因為(200000-30000-14000)/12=13000元,對應稅率為3%,個所稅=(200000-30000-14000)*3%=4680元;

②假設全部采用包干制,以現金形式發放,200000/12=16666.67元,對應稅率3%,則個所稅=200000*3%=6000元

二方法比較結果,采用包干制需要多支付個人所得稅=6000-4680=1320元,所以還是報銷形式較為有利。

注意:

(1)上述年終獎假設采用的方式為:不并入年度綜合所得方法,見財稅(2018)164號文件規定(2)采用2019年的年終獎計算方法,主要是為了讓學員充分了解目前的年終獎計算方法、相關規定等,以便指導大家的實際工作,后面例題也以該文件為準。

(3)日常支出中的10種個所稅籌劃法

①差旅費補貼:比如: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元,未超過部分免稅。應該根據當地事業機關的有關規定為準。

②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稅;

③ 通訊費: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憑**實報實銷的,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假設當地標準為300)標準,憑合法憑證,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直接以貨幣資金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④ 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以**形式報銷可以不計稅,隨工資以貨幣資金形式發放要交納個所稅。

⑤ **沖抵 (若為不實開支則不適用)

⑥ 大筆收入分次拿:

例如: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做項目,項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假設他不填專項扣除的話,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

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30000-30000×20%=24000元

應預扣預繳稅額=24000×30%-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預扣預繳額=(15000-15000×20%)=12000元,應預扣預繳稅額 =12000×20%-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⑦勞務報酬工資化:

北京一私企老板,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后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雇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個稅為0,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640元。

⑧ 提高福利降工資

天津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于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⑨ 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錢用,完全可以將社保、公積金等標準提高到最高限度,當然公司所繳額度也相應提高了,這個可以和公司協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資自然會高,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公司都計到個人賬戶,各地還有取現機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積金是較好的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

⑩改變合作方式

比如:以小微企業或者個體戶的形式與老板合作,就會有效地回避了個稅,而小微企業是免稅的,這樣個稅轉為免稅,還能夠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一舉兩得,尤其是應高管,一年收入幾百萬元,效果更佳明顯。

(4)實物個人所得稅管理法

實際上,企業以發放實物的形式可以實現一舉兩得,企業和個人都會得到稅收籌劃的利益。例如:企業職工提供食堂、浴室、理發室等,一來可以將進項稅額有可能進行抵扣;二來可以使員工少繳個人所得稅。兩種方式支付的金額相同的,由此可見適當以實物形式是個所稅籌劃的好辦法。

例如:某企業有員工100人,公司為員工修建食堂,提供工作餐,住宿等估計900元。假設人員平均工資6000元,這里假設不考慮保險公積金和附加扣除等抵減因素,起征點按照2019年5000元計算。

①如果每月以上述實物形式發放,每月負擔個所稅=(6000-5000)*3%*100=3000元,

②如果以現金形式發放,則員工需要支付個所稅=(6000+900-5000)*3%=57元,100人共計支付個所稅=100*57=5700元,個所稅籌劃收益=5700-3000=2700元。

注意:同時還可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的抵扣作用,按照規定:用于集體福利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設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均不得抵扣,但是這里假設以后用途改變了用于辦公用可以進行轉回,在此情況下是可以抵扣的;其次如果企業將用途適當藝術加工后就可以直接說辦公使用,也就可以直接變成可抵扣了,也就是有抵扣的可能性啦。

(5)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籌劃法

政策依據:

2019.01.01開始年終獎計算依據財稅(2018)164號文件規定:凡是2019年發放的獎金允許采用兩種方法,就是(1)可以選擇使用此優惠政策,單獨計算年終獎個稅;(2)也可以將年終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案例如下:

某公司職工小曹每月固定工資3000元,年底公司要給她發全年一次性獎金20000元。在不考慮各項扣除的情況下:

第一種方法:如果分別計算,小曹需繳個稅:

(1)小曹年度綜合所得(不考慮年終獎)為3000*12=36000元,少于6萬,綜合所得不用繳納個稅。

(2)年終獎單獨計算個稅:20000÷12=1667元,按照稅率表找出稅率3%和速算扣除數0。

小曹年終獎應納稅額為:20000×3%-0=600元。

(3)小曹合計納稅0+600=600元。

第二種方法:如果小曹選擇并入當年年度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1)小曹年度工資薪金所得:3000*12=36000元

(2)小曹年度綜合所得:36000+20000=56000元

(3)56000元小于60000元的免征額,小曹合計納稅0元。

結論,同樣20000元年終獎,選擇方式不同,繳稅金額大不相同。具體規律如下:

1、如果減去各項扣除之后,年度綜合所得小于等于6萬,年終獎并入綜合所得計稅最合算!

2、如果減去各項扣除之后,年度綜合所得減去6萬+年終獎>36000元時,年終獎避開“臨界點” 后,單獨計算更劃算!

個稅籌劃測算表(個稅籌劃測算表怎么做)

(6)遲發工資籌劃法

見到不少企業,發不出工資,等到集中一塊發的時候,引發繳納大量的個所稅,從實質上看,由于企業遲發放工資,員工多交的個所稅應當有企業負擔 ,但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有的,大家可以采用如下辦法解決。

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即使某月沒有發放工資,其納稅義務已經發生,只不過由企業臨時代付,由于企業工資未發放,責任在企業,代付個所稅是應該的,況且個所稅金額一般很小,等以后實際發放工資時候在扣回。因此企業視同工資已經發放,去申報和繳納個所稅。該種方法優點在于:其一、避免集中發放過多繳納個所稅的情況下出現,對員工個人是有利的;其二、實際的申報月份與工資應發月份期間統一起來,避免時間混亂。

拓展知識:

個稅籌劃測算表

所謂的個人所得稅,是指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采用了分項目所得稅制,對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勞動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及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等11個應稅項目按所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和適用稅率。稅收籌劃就是日常所說的合理個人所得稅管理或節稅。對于個人來說,就是指根據**的稅收政策導向,通過經營結構和交易活動的安排,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選擇,對納稅地位進行低位選擇,從而減輕納稅負擔,取得正當的稅收利益。更具體地說,個人在納稅前,經過一些人為的調整,從某一具體的稅法規定管轄或所在的稅收管轄地區,轉移到稅負較低的另一稅法規定管轄或其他的稅收管轄地區,以減輕稅收負擔。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稅籌劃測算表

根據繳稅與實際情況 核算

個稅籌劃測算表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
1、 差旅費補貼(差旅費津貼200元、誤餐補助200元。超過部分并計“工資、薪金”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
是因出差產生的,不計稅,標準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
2、 職工離職有個稅法優惠,員工領取的離職補償金在當地員工年平均工資三倍以內的免個所稅;
3、 通訊費:
單位因工作需要為個人負擔的辦公通訊費用,采取全額或限額實報實銷的,暫按每人每月不超過300元標準,憑合法憑證,不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單位為個人負擔辦公通訊費用以補貼及其他形式發放的,應計入個人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4、 職工夏季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
報銷形式可以不計稅,隨工資發要交稅
5、 **沖抵 (為不實開支不建議)
6、 大筆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師業余在一家企業**做項目,項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勞務報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報納稅,則
應納稅所得額
30000-30000×20%=24000元
應納稅額
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與企業協商,分兩個月支付兩次,則每次應納稅額=(15000-15000×20%)×20%=2400元,總計納稅額為4800元。兩者相比,節約400元。
稅務師評述: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勞務報酬所得按收入減除20%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對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一次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稅額,加征5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這樣計算后再減去2000的速算扣除數就是該教師的應納稅額。對勞務報酬所得征稅以次數為標準。
可見,納稅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將所得分攤,增加扣除次數,就能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節省稅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資
西安高新區一公司聘用高管,計劃支付年薪是120萬,但經過咨詢稅務師事務所,與高管達成協議,將年薪降低為80萬,同時給高管提供一套現房和一輛車供使用。此外,鑒于該公司員工以技術性員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對較長等特點,又適當降低員工名義工資,同時為員工提供宿舍以及將繳納的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金額適當提高,從而提高員工福利。粗略計算,該公司高管因此起碼少繳40%的個稅。
稅務師評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滿足消費需求,但由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資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減少。因此想辦法降低名義收入,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又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8、勞務報酬工資化
西安一私企老板,雇別人經營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資約為 4000元。他一開始沒有與這家公司簽任何合同,則4000元作為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額=(4000-800)×20%=640元。但后來經過咨詢,假如他與該公司建立雇傭關系,則4000元作為工資薪金收入應納稅額=(4000-2000)×10%-25=175元,與之前相比每月節稅465元。
9、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業務員,平常工資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業務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計工資收入30000元,如果將部分工資分攤到6個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個月10000元,這樣合計納稅總額為6470元;如果正常納稅應該是30000元納5620,加上接下來5個月的8000每月合計1725元一共是7345元,這樣就多納了接近1000元的稅。
收入很不穩定的人尤其適用這種辦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險一金的額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錢用,完全可以將社保、公積金等標準提高到最高限度,當然公司所繳額度也相應提高了,這個可以和公司協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資自然會高,住房公稅金個人和公司都計到個人帳戶,各地還有取現機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積金是較好的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
2019年1月1號社保改嫁稅務
社保稅收籌劃有哪些方法?
2019年1月起,社保將正式改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
企業家們整天憂心忡忡,到底該怎么辦啊!
由于社會保險費的征收與員工的工資水平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為了有效控制企業用工成本,建議企業可以考慮重新設計員工收入配比,合理增加員工福利待遇。如:
1)調整部分補貼支出形式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隨同員工工資一并發放的貨幣化補貼應當作為工資薪金支出,但對真實發生且憑票報銷的相關補貼等,可并入職工福利費用,計算限額稅前扣除。
2)合理設計福利補貼
企業為職工訂制工作服和制式工作裝備、用具支出,可以作為經營管理費用稅前扣除,即使采取發放補貼形式的,也可作為福利費進行所得稅處理,而無需納入工資范疇。
3)積極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
根據有關規定,企業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可以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以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4)重視勞務費支出情形
在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勞務用工,將該部分人工成本納入勞務費支出,不計入工資總額,不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uuuxu.com/20221118497256.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安县| 安阳县| 南昌县| 长海县| 信阳市| 措勤县| 翼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龙井市| 漳浦县| 泰州市| 夹江县| 临洮县| 贵阳市| 迁安市| 深州市| 南江县| 福州市| 根河市| 青岛市| 当涂县| 米易县| 义马市| 正安县| 乌海市| 巴楚县| 科技| 开封市| 博湖县| 响水县| 长兴县| 汝州市| 安徽省| 兖州市| 荃湾区| 平江县| 高邑县| 德庆县| 田阳县| 双峰县| 永嘉县|